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上海一周】特殊时期,“走企业”的深意
分享至:
 (100)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0-03-19 16:12
摘要:“困难的时候,你到不到场,能不能出手帮一把,企业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上海市民盼望已久的春天来了。而众多大大小小的市场主体,也在盼望春天。

疫情冲击之下,备受期许的不仅是气象意义的春天,更是整座城市经济活力、社会活力的回暖。最近一周,大多数人对上海最关心的,就是两个问题:境外疫情输入能不能防住?复工复产复市能不能提速?

新近公布的1、2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已经说明了形势的迫切。对上海而言,2020年本就在经济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有许多战略任务需要在这一年交出关键答卷,“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亦需由此谋划起步。

上周末,中办、国办派出的复工复产调研工作组抵达上海,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指导。3月16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调研工作组座谈时表示,上海将更好把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前,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到“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再到明确提出“复工复产复市要加快”,相关的信号随着疫情走势变化而不断调整,社会的预期亦在不断变化。

确保稳固防控成效的同时,发展提速已是当务之急。而整座城市的速度,则是由每一个微观个体的行动构成的。如何稳住微观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正是在复工复产复市过程中,至为关键的问题。

上周,李强将十多家沪上国企、民企和外资企业负责人请来,开了一场企业座谈会,借此“深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充分听取企业关于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推进复工复产复市的意见建议,感谢企业为抗击疫情作出的积极贡献”。

在此前后,他有多次企业之行。上周一,李强前往喜马拉雅、哔哩哔哩、饿了么、小红书等沪上知名互联网企业,了解企业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复工复产情况,并倾听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

上周四前往崇明调研时,他又专门到访长兴岛上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情况。

再前一周,李强曾集中前往3M中国有限公司、杜邦(中国)研发管理有限公司、均瑶集团、复星集团,并以此拉开一场全市“大走访”的序幕。

根据上海市委决定,市、区两级领导干部集中走访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企业抓好防疫工作和复工复产”。

对上海各级干部来说,走企业并不是新鲜事,“多走企业”的要求,亦曾被李强反复强调。但在疫情冲击的当口,此举更有非同一般的针对性。

这是“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也是安商、稳商的特殊时机。对一座城市而言,能否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真心实意、及时主动为其纾困,不仅会影响甚至决定一批企业的前途命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营商环境水平。

“企业困难的时候,你到不到场,能不能出手帮一把,企业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李强曾在2月的多个场合说。

这也是各级政府充分赢得市场主体信任、更好打造服务企业“店小二”形象的窗口期,甚至是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机遇期。能否真正赢得这个“机遇期”,就看各方“化危为机”的能力。这是对市场主体的考验,也是对各级党政部门和官员们的考验。

“首先是要亮明一个态度,上海是真心帮助企业”,李强说。同时,走访必须“真情服务企业、精准帮扶企业”,要为企业“及时纾困解难”。

疫情之下,市场的突然停摆和产业链断裂,令不少企业遭遇生存危机。2月中旬,上海有关方面曾表示,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让企业活下来、让客户留下来、让订单保下来”

李强曾多次要求,出台的各类政策措施应当有的放矢,而干部对企业的关心,亦要对准实际问题,不能流于形式、流于表面。

为此,上海已于2月初出台专为企业紧急纾困的“28条”,并在李强的要求下逐条细化落实,以求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成本攀升、融资困难、供应链断裂等突出问题。

3月的走访,这些亦是重点。同时,随着防控和复工的形势变化,企业复工复产复市能否顺畅高效,上海推出的惠企政策是否实施到位、杜绝不必要的前置关卡,相关的呼声也在逐渐增多

上周末,李强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策略举措,及时更新行业防控规范,推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他特地提醒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狠抓复工复产复市政策措施落实”。

潜台词很明白:在复工提速的期待之下,各区各部门对企业的工作手势,更要从“管”,转向“帮”——要帮助企业解决复工中的瓶颈问题,包括防控难题,而不容人为设卡、层层加码,不能再增添障碍和负担。

这是“纾困”的应有之义。

同时,“走企业”的另一层境界,亦在鼓励、引导企业在“活下来”同时考虑“活得好”,帮助其在抗压、自救的过程中找到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算上2月份检查商务楼宇、企业、园区疫情防控时,曾先后走访的上药集团、之江生物、斯微生物、华为、顺丰、分众传媒等企业,一个多月来,李强至少同20余家企业有过接触或对话。除肯定企业积极参与支持疫情防控外,他亦多次表示,希望“积极捕捉行业发展新机遇、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

“赢得先机”,是与“渡过难关”并列的期许。上周的企业座谈会上,李强表示,各类企业要学会把握大势、危中寻机,“善于从大变革中捕捉机遇,在倒逼自身转型中创造机遇”。

他特别点名几个新领域: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式经济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这些“新经济新产业”,被其视为疫情冲击下新的转型方向甚至“风口”所在。此前走访的多家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就同这些领域直接相关,有相当的成长空间和想象空间。

能否抓住这样的机遇,乘势化危为机,将是对市场主体应对风险能力的一次检验,亦是对上海产业政策、营商环境、政府服务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新领域往往需要突破式创新,也就伴随着监管、服务的进一步优化。

李强一再对企业表示,上海将以更精准、更有力的政策供给和优质服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并特别提出,要“结合领导干部集中走访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切实提升各类企业的集聚度、活跃度、感受度”。

也就是说,企业要化危为机,管理者也要化危为机,并且要跟得上变化,并学会与企业同频共振。

在这个意义上,“走企业”不仅是一个态度,还是一门学问。

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均陈正宝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