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江南文化考|上海的那些吴越国文化遗迹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钱汉东 2020-03-01 12:55
摘要:上海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伟大都市,吴越国的文物佐证着这个城市昔日的辉煌,也丰富了长三角地区星汉灿烂的文化内涵。

晚唐五代至宋初时期,吴越国(907-978年)是江南的一个重要地方政权,它曾对上海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产生过很大的作用。

晚唐五代十国被史学家称为“乱斯极矣”,当时藩镇割据,战乱相续,“城头变幻大王旗”,政权更迭,灾荒频繁,北方十室九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吴越国地域主要以今天的浙江省为主体,以杭州为都城。全盛时期疆域包括今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福建省东北部一带。吴越王钱镠(852-932年)实行“善事中国,保境安民、发展农桑”的明智策略,使吴越国成为当时的繁华之地,长三角区域的“江南水乡”,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由于吴越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加上立国前的实际统治也不满百年,所以常为史家所忽略。随着人们对江南文化的研究深入,发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钱镠,才是博大精深的江南文化的创建者。

上海地域为吴越国辖区,那时松江隶属秀州府(嘉兴),因此,上海留下了不少吴越国时期的重要文化遗迹。钱王重视水利,开挖了闸北的钱溪,今称走马塘河;钱王崇尚儒、释、道,建寺起塔,礼遇高僧,教化民众,建起了龙华塔;七宝镇至今留有钱王赐吴妃书写的《莲花经》。还有松江方塔(前身为兴圣教寺),嘉定南翔云翔寺前的双塔等,均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

走马塘河古称“钱溪”

吴越王钱镠是位贤明君主,他关注民生,重视经济建设。修建钱塘江海塘、疏浚西湖、太湖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直接造福江南民众。据《吴越备史》记载:“贞明元年(915年)置都水营使,以主水事。募卒为部,号曰:撩浅军。……凡七八千人。常为田事。”又云:“居民,旱则运水溉田,涝则引水出田,民得致力桑农,吴越富庶,自此盛于东南。”钱王疏浚开凿苏州到松江的河流,从吴淞江经封浜,穿越南翔、小南翔、墩前、大场、江湾,北抵薀藻浜,流入黄浦江,另一支流折北进入太湖流域,长达40余公里,沿河普造堰闸,以时蓄疏,不畏旱涝,便利舟楫,这是一项重大水利工程,由此铸造了古代上海地区的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四大名镇,使百姓过上平安幸福的日子。

古代的吴淞江怒涛汹涌,“霸王潮”频仍,堤岸常被冲垮,百姓深受水患之苦。传说楚霸王乌江自裁后阴魂不散,化为江潮复仇。于是,民众在此建起庙宇,欲镇霸王潮,如张良庙、萧何庙等,都用西汉名贤之名为庙名,嘉定徐行至今存有规模宏大的曹王庙(曹参)。

闸北走马塘河景观

为解决“霸王潮”对老百姓的侵害,钱镠组织了一支浩大的水利大军,同时征用大量民工开塘挖河,在吴淞江入海口的地方,开凿了一条河,俗称“钱溪”或“钱家浜”,今名走马塘河(位于闸北彭浦新村),从根本上解决了旱涝灾害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钱王因在治水中作出的巨大贡献,被两浙百姓供奉为“海龙王”,海宁盐官镇还建有祭祀钱镠的海神庙。

钱溪为何改称为“走马塘河”。据清代《大场续志》载:“走马塘又称钱溪,系吴越王钱镠所开设,以收渔盐之利,宋名将韩世忠屯兵江湾、大场一带,于塘岸走马往来,人遂称走马塘云。”走马塘之名最早见于明万历年修撰的《嘉定县志》之中。邑人周兆渔曾有诗赞:“走马塘边走,寒云澹放晴。千畦腾水气,万叶战秋声。林鸟语谁解,岸花开不名。竹桥潮半没,难觅于陂行。”钱溪——走马塘河,这是一条极不寻常的河流,它连接着800年前的南宋,承载着一千多年前吴越国的辉煌。古贤虽与世人渐行渐远,但是当年钱王开河建闸、军民手推肩扛的震天号声;韩世忠巡视河塘、保家卫国的马蹄声,依然回响在岁月的风雨之中。

吴妃手书《莲花经》

上海是块风水宝地,自古为富贵藏宝之处。地处闵行的七宝老街,至今保存着北宋时期的格局。街上有一座古寺,名曰:七宝教寺,寺内曾藏有七件宝贝:飞来佛、氽来钟、金鸡、玉筷、玉斧、梓树和金字莲花经。七宝镇也由此而得名。寺内有一棵高耸入云的千年古树——梓树,据说它是上海现存梓树中年岁最长的。七宝教寺始建的确切年代已无从稽考,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所撰《重修七宝寺大雄宝殿碑记》中说“溯其创始之代邈不可稽矣”,只知其从吴淞江迁徙至本地。七宝之一的《吴妃手抄金字莲花经》是五代时吴越王钱镠赐予的,为千年国宝。

据说松江著名的西晋文学家、世称“云间二陆”的陆机、陆云兄弟,被晋成都王司马颖杀害,陆氏后裔修“陆宝祠”祭祀,后更名为“陆宝庵”。“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出现反佛事件,吴越王钱镠素有雄才大略,尊崇佛教,曾巡幸松江,特地到陆宝庵游憩礼佛。佛教有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七宝,此七宝为珠宝中的灵物,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蕴涵深刻。“陆宝庵”谐音六宝,故吴越钱王觉得其内涵不够完美,于是就赐给《妙法莲花经》,曰“此乃一宝也”,成就了吉祥的七宝。随行的吴妃道:“七宝善缘,得三宝而国泰,得七宝而民安,此乃陆宝的佛缘,菩萨的慈悲,大王的洪恩,吴越黎民的福缘也。”钱王赐予吴妃用金粉恭录的《妙法莲花经》,僧尼视为珍宝,千年以降,朝代更替,七宝僧尼世代传承,不致流失湮没。《松江府志》《青浦县志》分别记载了七宝形成的过程:“七宝故庵也,初在陆宝山。吴越王赐以金字藏经曰:‘此乃一宝也’,因改名七宝。后徒于镇,遂以名”。七宝寺、七宝镇从而名扬天下。

吴妃手抄金字莲花经

稀世文物《吴妃手抄金字莲花经》流传至今,是与诸多仁人志士的悉心管藏与保护分不开的。日寇侵占上海期间,欲掠夺七宝《吴妃手抄金字莲花经》,面对他们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爱国寺僧不为所动,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冒死保护国宝,成为佳话;尤其是七宝寺20世纪末代的住持金南大师为之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几及身家性命。解放后,寺僧将千年国宝《吴妃手抄金字莲花经》无偿献给国家,今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出,成为镇馆之宝,深受观众的喜爱。每次我去上海历史博物馆参观,总要上楼欣赏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久久地伫立,仔细地品味其美妙的书法艺术和文化价值,想当年,吴妃怀着虔诚之心书写经书时,胸中一定会升腾起对《妙法莲花经》的敬意。

《妙法莲华经》是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一部大乘经典,此经译文流畅、文字优美、譬喻生动,教义圆满,读诵此经是中国佛教徒最为普遍的修持方法。《吴妃手抄金字莲花经》原本31页,至清末只剩24页,建国后仅存19页。1951年春,龙华区人民政府接收了《吴妃手抄金字莲花经》,并专呈上海博物馆珍藏,后这件见证上海文明进程的文物又转至上海历史博物馆永久展出。吴越国时期流传至今的文物本来就极为稀少,纸质文物更是罕见,这又是吴越国王钱镠之妃的书作,更是不可多得。相传吴越国王钱镠之妃花了五年时间,用金粉正楷在蓝色绡纸上书写莲花经,其笔力遒劲,娟秀自然,有唐楷遗韵,经文字里行间缀有金绘莲花,故称“金字莲花经”。旧《青浦县志》称其“墨色烨然,是唐物”。《吴妃手抄金字莲花经》折射出吴越国对文化宗教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贵族女子的文化艺术修养,其意义不可小觑,它对于研究吴越国宗教文化和书法艺术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千年古刹龙华宝塔

沪上最古老的大型地面建筑龙华古塔,位于徐汇区龙华寺东侧,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龙华晚钟”曾是沪城八景之一,也是江南著名的古迹。据传龙华古塔是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年)吴王孙权为孝母而造,赐额“龙华”,或曰:报恩寺。寺塔毁于唐朝末年的黄巢兵乱。

龙华古塔亦是吴越国先人留给上海的珍贵文化遗产。古塔楼台阁制,砖木结构,塔体橙黄,古朴典雅。塔高40.40米,七层八面,刹杆高耸;塔身每一层均有平座、勾栏,远远望去,曲栏重重,飞檐高翅,伸展深远;微风轻拂,铃声悠扬,清脆悦耳。据清康熙乾隆年间《上海县志》记载:“龙华教寺相传寺塔为赤乌年建,殿宇创于唐垂拱三年(687年),废于黄巢时镇将张郁之后。”明嘉靖万历年《上海县志》云:“龙华教寺,相传吴越忠懿王尝夜泊浦上,风雨驟至,草莽间神光烛天,钟梵隐然,询其地,龙华寺基也,遂命大盈荘务张仁泰重建。”由此可见,龙华塔在唐末战火中被毁,吴越王钱弘俶加以重建。晚唐诗人皮日休有《龙华夜泊》诗,云:“今寺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嫌残日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诗作生动描写了龙华的自然景观,也印证了当时的龙华寺已毁于战乱,不复存在。

吴越国忠懿王钱弘俶(929-988年)系钱镠之孙,在位30年,为虔诚的佛教徒,曾铸造阿育塔84000座,分藏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护佑子孙后代。我在考古过程中,看到过多座出土的阿育塔,杭州雷峰塔地宫也出土过。江南不少寺庙亦由钱弘俶建造。有一次,钱弘俶停泊沪上南浦,得知此处为龙华古塔遗址,遂命僚属张仁泰重建寺庙塔,并赐金像观音、善才童子、龙女各一尊,金字藏经一百零八函。据南宋绍熙(1190-1194年)《云间志》记载:“空相寺,张仁泰请于吴越忠懿王始建,旧称龙华寺,冶平元年(1064年)改今额。”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战乱,龙华寺院遭毁。今龙华寺于清光绪年间重建,目前保存下来的古塔,结构和砖身均为吴越国时旧物,算起来已有千年历史了。

千年龙华古塔,为灵气凝聚的佛教胜地。2012年新春,龙华寺照诚大和尚与钱氏宗亲相会,特意介绍说龙华古寺为钱王所建造。照诚大和尚还说起古塔现今面临的诸多困扰,如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面沉降,加上四周路面不断抬高,塔身的第一层几乎埋进地里;塔是土木结构,由于排水系统不够顺畅,致使木柱长期浸泡在水里,难免腐烂变质;地铁的修建,路面重型卡车通过所带来的震动等等。经过反映,这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枧。如今马路已改道,古塔与寺院融为一体,僧众欢欣不已。上海钱氏宗亲闻讯后,继续善缘,捐资100万元,希望古塔能采用现代冷光源技术,以避免漏电等意外事故,让龙华古塔的灯光,天天亮起来,为上海平添祥瑞之气。我仰望千年龙华古塔,吟辞以颂之:“九峰结穴,三会居停;天人德合,今古道承。绳趋尺步,骏烈清芳;肇自百善,恢而倍馨。”

上海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伟大都市,吴越国的文物佐证着这个城市昔日的辉煌,也丰富了长三角地区星汉灿烂的文化内涵。它将激励子孙后代踏着先贤的脚步,谱写历史的新篇章。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作者为《新读写杂志社》名誉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