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我从宣传部门来到老城厢弄堂口,当了一名测温员 |公务员日记③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邵子剑 2020-02-21 07:01
摘要:致敬这些基层工作不能少的人。他们在社区、在道口、在交通枢纽……守护上海,一直都在。

讲述人:邵子剑  上海市委宣传部基层工作处(统战处)干部  

新冠肺炎疫情让上海的各个小区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这让原本任务重、情况多、人手紧的基层社区又多了几分压力。

面对这种局面,上级安排市级机关干部下沉至一线“顶岗”,支援社区工作。

接到报名通知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全民战“疫”,从来没有旁观者。通知说要招35个,报名达60个,近一半是处级干部,我自己所在的处室几乎全员报名。安排出来后,我的名字落在了第一批下沉“顶岗”的名单中——20人分批,上下午各10人,一周时间。

市委宣传部支援的是黄浦区的老式里弄,工作主要是进门测温、外来登记。

与新式社区不同,老式里弄地形复杂、出入口多,没有小区保安或门卫,居委会的人力无法覆盖所有门洞。我们没来之前,这些工作只好请居民自己做。

弄堂口到处都贴着防疫告示。大规模的宣传是有效的。面对测温,多数居民比较配合,有些还会主动迎上来。温度计不给力,由于天气寒冷常常测不出。后来,大家摸索出了“土办法”——将“暖宝宝”包着它,再测量手腕,能够快些。

面对一时测不出来的窘境,我们总是立即道歉。不少居民很理解,“应该谢谢你们,进出这么多次,你们能这样,我们也放心。”有的也会抱怨几句“单位刚查过,没发烧”,但很快也说,“特殊时期,为大家好,你们辛苦。”

我“站岗”的地方是弄堂口,穿堂风一阵又一阵,第一天气温零度,又是大风预警,风力十足。下午班,要从中午12点站到下午5点,眼见着阳光往原本并不宽的路对面慢慢移动,直到消失不见。门口有两把椅子,坐一会儿就要站起来搓搓手、跺跺脚,走动走动,大部分时间还是选择站着。不敢喝太多水,担心总是要上厕所,尽管居委会协调了对面学校的洗手间,但进进出出总是怕给别人带来不便……

条件似乎有点“艰苦”。有些路过的居民说,你们要站5小时,一定要多穿点,这个位置是很冷的。面对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老百姓还是有感情的。

除了进门测温、外来登记,有些老师会主动帮忙张贴防疫海报,发现老人提着货物上楼不便,还主动“送货上门”。偶尔,看见前来打听周围小店营业情况的老人口罩破旧了,就主动送上一个……热心、耐心、细心,“站岗放哨”的同时,眼里一直都装着“工作”。

不过,宣传战线的“作用”似乎还不止这些。于是,有老师提出,带几套防疫的科普读物过来发放。很快,我们的“工位”上就多了好几本《抗疫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手册》。

蓝色的书皮能够“吸睛”。路过的老人问,能拿一本带回去看看吗?进出看到有小朋友,我们便主动送上一本。在老式里弄,老人比小朋友多,这种“主动出击”的机会并不常见。下午收工后,我们将没有发完的书带回居委会,希望通过那里,这些书可以对更多不太使用互联网的居民发挥“作用”。

参与社区防疫工作,也是静下心来观察基层社会的契机。

老式里弄地理位置不错,走几步就能望见大上海的摩登,但居住条件确实较差。

比如,晾晒难。走进窄窄的弄堂,到处挂着衣服。比如,如厕难。有些老式里弄还在拎马桶、倒痰盂,很多男士都去附近公厕。有时候他们进门就摆手,“不测了,我刚出去小便。”比如,洗澡难。老式里弄的洗澡工具往往是浴缸或脸盆,屋里也没多少洗澡空间,在冬天,这个问题更加严峻。

很多有财力的选择在外面买新房。快递小哥、工厂打零工的、卫生保洁员……进出打招呼的口音表明,虽然是纯正的上海老式里弄,但里面居住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以及一些守着老屋的爷爷奶奶。

站几天了,至少混了脸熟。居民闲暇功夫,会隔着口罩和我们聊天。

“对面邮局旁平时有卖邮票的,还有下象棋的,下午就出来看一会儿。”疫情下的街巷冷清了许多,偶尔有晒太阳的,待一会儿也就回去了。有居民说,原本都定好几个朋友三月初一道聚聚,现在推迟了,“急什么,总归能聚的。”

弄堂里有个理发店。不少人会在弄堂口探头,轻声问,理发店开着吗?外来人员登记表上最多的事项是理发,除了几位中老年人,顾客大多是住在附近的打工者。理发店老板娘常在水池边洗菜切菜,提醒着来往客人测量体温、戴好口罩。“人是少了,但附近两个商场的人回来就好了,我们更多做他们的生意。”

“今天的新增病例又是零。”居民闲聊的语气略带喜悦,恐慌心理低了不少,街上有些人走路,口罩都戴得不那么“严实”了——毕竟不好透气,都在渴望完全扔掉口罩那天的到来。

日常生活有影响吗?真多亏了络绎不绝的快递、外卖,从各处送来水果、蔬菜、肉以及各种纸箱。快递一律不进弄堂,我们就当起了兼职“收货员”,快递小哥会在电话里说,“放在了门口,穿蓝马甲的人那里。”

总归能聚的,生意会好的,外卖会送的,口罩会扔的,春天会来的。信心,有时候要比阳光还温暖。

交接班时,上一岗的老师说,弄堂里有个重点地区回来的,在居家隔离。很快,我遇见居委会负责外来人口管理的,便跟他提了句。他生怕遗漏一个,立即请我指路,拿着机器上门去刷身份证,“登记过了,没关系的。”

居民说,昨天晚上又回来两个外地返沪的,居委会很快就知道了,马上过来查看,“在居委会工作,确实要有个好脾气。”

垃圾分类志愿者说,弄堂里这点人我们都熟悉,谁是哪户的、谁去哪里了、谁身体不好了,我们基本都清楚,不用害怕的。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防线。正是因为有这群人头熟、负责任、敢担当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才能将这道基础防线守牢靠、守扎实。

虽然只站了没几天,但每天五个小时还真挺累的。不过,想想那些站在高速公路道口的人,似乎觉得自己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致敬这些基层工作不能少的人。他们在社区、在道口、在交通枢纽……守护上海,一直都在。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