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这位武汉姑娘在上海街道当社工,她写下“抗疫日记”为一线加油鼓劲
分享至:
 (2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杰 2020-02-20 16:16
摘要:“所以我觉得医生救的是命,媒体医的是心。”董慧玲说。

作为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党群办的一名社区工作者,这些天,董慧玲的心被两头牵着,一头是远在武汉的父母,一头是自己所在街道的防疫工作。

随着上海防疫举措的步步升级,从大年三十至今,负责宣传工作的董慧玲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工作,除了每天推送微信、汇总整理街道各方面上报的信息,她还会到社区采访防疫一线的好人好事。“现在基本上没有上下班时间,随时处于工作状态,有时忙到分不清当天是星期几。”

董慧玲自小在武汉长大,父母都是华中师范大学的退休教职工。2009年,她从武汉嫁到上海,在这座城市落地生根。由于基层工作并不轻松,她每年能回武汉的次数并不算多,“一年最多也就七天”

早在去年12月底,董慧玲就买好了回武汉的车票。“爸妈年纪大了,我是独生子女,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帮忙照料,所以想多抽空回去陪陪他们。”但是因为疫情,她最终还是在出发的前一天退掉了车票。

因为没能回家,从年初至今,董慧玲每天都关注着武汉的疫情发展,她要求爸妈每天将单位的疫情简报转发给她。略微空闲时,董慧玲会在手机上刷一刷关于武汉的视频,常常刷着刷着掉眼泪。“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城市,你看到熟悉的街道,曾经人山人海,如今变成了一座空城,特别心酸。”

不过,令董慧玲感到暖心的是,在上海的基层社区,她见证了许多动人的防疫故事。“我觉得自己虽然不能亲自为家乡做些什么,但至少我能在上海多写一些防疫的正能量报道,希望通过自己的记录,给一线的防疫人员加油鼓劲。”收拾起心情,董慧玲再次穿梭在上海的街道,开始了例行的防疫宣传工作。

董慧玲挨家挨户张贴返沪登记告知书

有一次,董慧玲听说一位居民给居委会的门岗挨个送上自己手工做的面罩,为了做这些面罩,常常要熬夜到凌晨一点多。董慧玲决定和这位热心人见个面,做一次采访,令她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是一位残疾人。“他进门的时候,我非常震惊,因为腿部残疾,他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手里还捧着两大包面罩,说一会儿要给附近的超市和加油站送去。”

那天,意志原本有些消沉的董慧玲,听了这位居民的故事后,精神振奋了起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都能有这份善意,我们更应该主动作为。”董慧玲告诉记者,有段时间,她每天都很焦虑,在手机上刷着各种消息,只有看到正能量报道时,才会觉得被治愈了一些,“所以我觉得医生救的是命,媒体医的是心。”董慧玲说。

还有一次,董慧玲在采访时遇到一位志愿者阿姨,正在小区门口站岗。董慧玲问她,子女是否同意你出来做志愿服务,阿姨说儿子在北京,没告诉他,但因为儿子会在微信上看她的运动步数,为了不被发现,只好每天出门前把手机关掉。“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很温暖,很多基层志愿者都是六七十岁的阿姨,他们都没喊累,我们更没有资格说辛苦。”董慧玲说。

在居民区做联络员时,她跟着居委会干部在楼道里跑上跑下,挨家挨户贴返沪登记告知书,一跑就是一整天,为了排摸不漏一人,还要一户一户打电话,常常忙得口干舌燥。董慧玲觉得,和同事比,自己做的这些事不算什么,“最早的时候人手不足,我们有的同事从早上8点半在小区门口站岗,站到晚上9点,一个人十几天就这样站下来了。”

董慧玲将自己在基层采访的故事和居委会值守的经历写成了“抗疫日记”发表在上海的媒体上,并转发给了身在武汉的爸妈。“我爸妈看到后很支持我的工作,他们说,你是预备党员,这是你应该做的。”

事实上,董慧玲的家庭里,不止她一人在奋战。董慧玲留在武汉的表弟和表姐夫参加了当地的民兵组织,在火神山医院交付的前一天,他们连夜帮忙卸载物资,忙了一个通宵。“当时我表姐夫把现场照片和视频发给我看,特别鼓舞人心,虽然我们人在两地,但都是为抗疫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董慧玲的同事经常会关切地询问她家庭的情况,“那天出去采访,在路上偶遇一位以前认识的退休教师,他很关心地问起我爸妈的情况,这让我很感动。”

董慧玲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在武汉长大的新上海人,这次疫情让她看到了两座城市的某种共性。“湖北被誉为‘千湖之省’,武汉人骨子里有一种水的特性,这和上海很像,上善若水,就是包容而又善良。”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董慧玲在采访社区志愿者(采访对象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