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87岁翻译家戴骢在沪逝世,“去被遗忘忽视蔑视的角落,寻觅值得被介绍的东西”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0-02-14 12:03
摘要:戴骢曾说,他只“翻译自己愿意翻译的作品”,只翻译他“引为同类作家的作品”。

俄罗斯文学翻译家戴骢2020年2月7日7时病逝于上海,享年87岁。戴骢家属介绍,因疫情戴先生丧事已从简办理。

戴骢译著等身,翻译的《金蔷薇》《哈扎尔辞典》《蒲宁文集》《布尔加科夫文集》《骑兵军》《阿赫玛托娃诗选》《贵族之家》《罗亭》等译著,因其精湛的译笔和瑰丽的文字为读者喜爱。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追念微博下,读者纷纷回忆受其译著影响的经历。科幻小说家陈楸帆说:“昨晚正在读《金蔷薇》,戴先生千古。”网友“空馀秋草洞庭间”说,“初读蒲宁的《秋》和《安东诺夫卡苹果》就是由戴骢先生翻译的,批判是蒲宁的思想武器,中文诗化是戴先生为其盖上的温柔面纱。”还有网友说:“一部《哈扎尔辞典》足矣。感谢先生。”

戴骢,原名戴际安,1933年1月生于苏州,1950年毕业于华东军区外语大学俄语专业,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解放军华东防空司令部俄语译员,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苏联语文学及亚非拉文学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编辑、编审。戴骢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是俄罗斯政府“高尔基奖”获得者,2005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他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

为自己取笔名“骢”,戴骢曾讲述,这个字取于“青骢马”,“这是一种很普通、很平凡的马,但它能吃苦耐劳。希望我在文学翻译的路上也是这样。”戴骢常说,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自己的文学翻译事业才真正开始。“作为一个外国文学编辑,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化为选题、化为出版物。”那个时期,戴骢翻译了蒲宁的短篇小说《中暑》《从旧金山来的先生》,又译介了长期被苏联批判的爱国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歌。

戴骢曾说,他只“翻译自己愿意翻译的作品”,只翻译他“引为同类作家的作品”,并且尽力译好。“翻译左琴科、阿赫玛托娃、蒲宁的东西,是反思的结果,试图探讨真正的人性是什么。被人遗忘、忽视甚至被蔑视的角落,我会去那里看一看、找一找,看能否觅得值得被介绍的东西。”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龚容介绍,在俄文翻译领域,戴骢先生和石枕川先生有“南戴北石”之称。如今,两位先生都已离我们而去。戴骢是《哈扎尔辞典》译者之一,龚容透露,这本“奇书”最早就是戴先生发现的。戴骢在新版序言中写道:“在我们看来,《哈扎尔辞典》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派小说,是先锋派文学历一百年的发展后所作出的又一次重大尝试,这个尝试是成功的,富有启迪效应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