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这个浙江小城市防控不错,只是“人少可控”吗?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书源 2020-02-09 21:32
摘要:小城能实现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是因为“人少可控”,可能和海宁人平时的“社区意识”不错有关系,特殊时期社区反映渠道畅通,有时仅仅是微信群里的一句通知,就全员行动起来了。

春节前,从热闹到沉寂,浙江海宁人只用了2天的时间。

我是1月21日回到老家浙江海宁的。到家后,我和父母详尽地描述着虹桥高铁站人们因为疫情戴起了口罩,表情凝重,疲于赶路。显然,他们有些木然,只说:“别夸张,回来就好了。”

相比上海当天多家药店已经口罩全部售空的戒备氛围,海宁人对于新冠肺炎的热度似乎滞缓了一两天。回家当天海宁的药房都还售卖着医用外科口罩和75%的医用酒精。我去一家药店买口罩时,店员指着一包质量不错的一次性医用口罩说:“这个原来每包16元,这个月特价12元一包卖你。”我如获至宝,拿着口罩快步出店。

那晚,一位在海宁工作的同学发了在商场同事聚餐吃火锅的照片。我问起当天商场的情况,她漫不经心回了句“一切如常,热闹非凡”。当晚路过一家便利店的落地窗门口,看到几位年轻人还倚着桌子吃关东煮。

殊不知这已经是农历新年轻松自在的尾声。

“剧变”是从1月23日那天开始的,武汉封城了,浙江省也成了全国第一批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省份。我妈一大早就慌忙把我从床上喊起来了,似乎也没有什么要紧事,只是一种“备战状态”的象征。

也就是那天,在长三角各地工作的海宁人开始大量返乡,口罩迅速售罄了。各大超市门口,出现了穿着隔离服给每位顾客量体温的工作人员。

接下来海宁人的话题集中在了年夜饭的方案转变。不少酒店在除夕那天上午主动向所有预定年夜饭的人打去了电话,询问是否需要退订。当天所有酒店大堂里的席面都被安排到了各个包厢。一位家里还是最终决定去酒店聚餐的朋友回来告诉我:“吃得很不是滋味,大家都吃得很匆忙,而奶奶的养老问题、自己的终身大事,仿佛都被这一场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疫情生发了出来,在餐桌上把话锋抛来抛去。”这大概是疫情之下,再正常不过的人心吧。

那几天,市区一家连锁药房发布了消息:本店正在火速调集10万只口罩,第二天为市民免费发放的消息。本地人开始议论生活在小城市在此时的一点优越性:人口少,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多,顾得过来。

究竟是不是真的顾得过来?谁也心里没底。

大年初二,全市的公务员都返岗开启了无休模式。随后农贸市场和超市都开始推行半天营业制,市区最大的商场银泰也闭店了。

除夕后的那几天,所有海宁人都在关心着“嘉兴发布”和“海宁发布”中新冠肺炎本市确诊数字。1月24日,嘉兴首次公布出现3例确诊病例,嘉兴市区、嘉善、桐乡、海盐一一“失守”,大家看着浙江省的确诊病例地图上,嘉兴地区的每个城市都慢慢被染上了粉色,唯有海宁还是一块小小的白色。

这段时间,有两个链接在海宁人的微信中被集体转发:其中一个是在海宁某乡镇,社区和医护人员入户要求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医学观察,但是这家人极力反抗,双方有了一番激烈的拉扯,海宁人大多一边转一边批驳这家人“不识相”;还有一个视频是市人民医院向全社会征集抗击新冠肺炎医疗物资的公告,大家这次都是默默整齐转发。

这段时间,不少人热衷于拨打各种热线“举报投诉”。消费者举报商家口罩定价不合理;社区居民投诉楼下群租房来了一群不知是否已在社区登记确认的外卖小哥。“矫枉过正”自然不好,但是这种非常时期,“小市民”斤斤计较的意识未必就是拖后腿,起码核实查验的过程也是排除险情的方式,这次海宁人的市民意识用对了地方。

有一天,我妈下班回来看到小区一户街道要求居家隔离的家庭楼下,有一辆24小时守候监督的社区志愿者的车,志愿者就片刻不离在车内守候。她忽然说要“冒险”去一趟超市,想给志愿者买点吃的。

每天早上一起床,全家人的第一句问候变成了——“海宁今天有没有?”

“哦,海宁无。”

有人把海宁疫情发生后的十多天里的零感染人数称为“结界”,然而结界终究还是破了。2月5日,海宁出现了第一位确诊病例。有人说《海宁日报》的一位女记者在海宁公布这个病例后哭了。在疫情发生后,每天都是她在编辑着报社的疫情发布信息,在填写了多天的“海宁无确诊和疑似病例”以后,她也把零感染也当成了自己有责任维护的惯性。而海宁市人民医院一位医生也告诉我,患者被确诊后,他在一线科室的同事或是沉默了很久,或是轻声哭了一小会儿。

确诊患者很快被送去了嘉兴市区的定点医院治疗,但是这并不是尾声。2月5日,海宁市推出了支持小微企业过疫情寒冬的政策,其中包括实施返程补贴、减免税费、减免房租、加大金融支持、降低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成本等12条,目前有海宁2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受益。

就在当天,社区都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少社区都拿金属板封上了小区里的多个出入口,只留下一个需要测体温登记进出的通道,甚至还有社区率先实行了“每户家庭每两天可有1人出门采购,不超过1小时”的要求。

海宁皮革城的休市时间被延迟到了“暂定2月底”,不少在海宁做皮革生意的温州人也因为“社区一律劝返”等规定暂时不能回来。

也有些东西在海宁被催生了出来。原本在海宁本地,电子商务和物流并不流行,能送货到家的大超市只有一家。现在不少机构都紧急开发出了居民无接触式买菜的手机平台。甚至一些乡镇,因为农贸市场临时关闭,干脆由村委安排送菜上门。

返沪那天,本想让我爸开自家车往返一趟上海,却发现不可行:他回海宁后,按照规定就要在街道定点隔离点呆14天。我改行动车,我在海宁站门口看见许许多多工作人员,他们要对旅客的身份证、车票以及14天内行程逐一查验。有通行证的嘉兴、杭州的本市户籍人员可以返回居所,没有通行证的海宁户籍人员由街道带领至定点隔离点隔离14天,外地人员直接劝返。

海宁站的候车室内,乘客寥落,所有人都自觉分散在各个角落站着,有人在检票前穿上了一次性雨衣、戴上了浴帽。浓郁的消毒水味,倒成了“这里是安全之地”的心理暗示。

许多海宁人觉得这次疫情下,小城能实现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是因为“人少可控”,但我觉得这和海宁人平时的“社区意识”不错有关系,特殊时期社区反映渠道畅通,有时仅仅是微信群里的一句通知,就全员行动起来了。当然也有人觉得,如此严苛的交通关口出入规定,是否“用力过度”,但是眼下的确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管好自己的事,已是天大的事。

一切不便,终究是短暂的。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