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168米外就是集中隔离观察点,周围小店都关了,可这家24小时便利店的店长说……
分享至:
 (3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20-02-06 06:01
摘要:“我也想为‘抗疫’做点事。”

“不怕。”99年出生的马文科戴着口罩、防护镜,毫不犹豫地对记者说出这两个字;接着又补充一句,“我更希望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能平安出来,不用进医院,确诊数字不要再往上增加。”

“他们”,说的是杨浦区一个集中隔离观察点内的住客。这个观察点与马文科工作的便利店“便利蜂”隔街相望,如果用在线地图测距,只有168米。

眼下,这条街上除了马文科所在的便利店,其余餐饮店、生活超市都选择暂时歇业,最近的一家面馆也在700米外。但是马文科的店没有一天关门,他和搭档一人12小时,坚守着这家小小的便利店。

所以,“怕不怕”成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问这个小伙子的第一个问题。

马文科在整理货架

第二问题是:为什么不打烊?“因为周围的居民有需要。”马文科带记者走到便利店的热餐区,“这些天大家都尽量不出门,但饭还要吃的。有些居民不愿意自己做或不会自己做,就得出门吃饭。但原先的餐饮店都关了,我们这的盒饭就变得很重要。”

便利店里的自选盒饭很受欢迎

他也碰到过从观察点下班、来店里买东西的警察和医护人员。“他们买的大多是日用品。便利店嘛,就是小东西比较齐全,随买随用,居民有需要,警察和医护人员也有需要。”马文科观察过,这段时间小店的客流量虽比年前有所减少,但总体比较平稳,“大家都有需要,店就要开下去,我也想为‘抗疫’做点事。”

他还向前来购物的警察和医护人员提出,可以为他们免费配送,“他们工作很辛苦,我们店本来就可以自助收银,我暂时离开一会儿不要紧,所以我把手机号给了一名来这买东西的医生,让他们有事就叫我。”不过,他从未接到来自观察点的电话。

直到再次碰到那名医生,马文科才知道,医生不想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送东西,“还一直说我坚持开店不容易,嘱咐我要注意安全。”小伙子笑起来,“你说,他们那么体谅我,我是不是更应该做好服务?”

让马文科感动的还有“老邻居”——隔壁餐饮店的老板,就住在附近,也是便利蜂的老客户。餐饮店虽然暂停营业了,但“春节期间,他每天都来鼓励我。”有一天,这个邻居还专门给马文科送来两个N95口罩。“非常时期,口罩多珍贵啊,买都买不到。”马文科不肯收,解释公司每天都会给员工配口罩,可对方说:“多一个不多,保护自己才能服务用户。”留下口罩便离开了。

虽然说得轻松,但在马文科的小店里还是看得出防控疫情的痕迹。一进门,就有供给顾客使用的免洗消毒液;用餐区、结账区,也有同样的免洗消毒液。他还拿出一个喷壶边喷洒货架边向记者介绍,“这是专门为消毒准备的,75%的酒精,每天会定时喷。尤其是用餐区,如果有人坐过,那么客人走了就立刻跟上去消毒。”

店里的免水洗手液也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热餐的卫生更是不敢含糊。“只要是接触食品的器具,一律用84消毒液浸泡、擦洗。每天都是我自己来做。还有热餐送来是半成品,每次加工好一定会测温,中心温度要保证在85℃以上。”马文科利索地拿起餐盘,向记者演示怎样清洁。

小伙子并不是不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来势汹汹,“我老家在甘肃临夏,爸妈都是医生,他们特别担心我。虽然理解,但还是每天一个电话,还给我支招。比如建议我看到长时间在店里逗留的客人要留心,离开之后,要及时消毒他们摸过的地方……”为了让父母放心,马文科每天上班都是“全副武装”,而且下班后还会给自己测量体温,然后拍一张温度计的照片发给父母,“上岗前公司要测体温,下班了爸妈要看体温,我肯定会照顾好自己。”

不过,他悄悄告诉记者,“我一直没告诉爸妈,便利店的斜对面就是观察点,不然他们肯定会更担心。可是我觉得,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互相支持,就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栏目主编:张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