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不出门”大家都懂,可大城市有快递外卖,小镇农村靠什么?
分享至:
 (3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巩持平 2020-02-03 20:09
摘要:村里有了“跑腿员”


疫情当前,“不出门”已成为共识。在湖北黄冈、浙江温州等地,有更为严格的“出门禁令”,比如一户家庭两天只能指派一位家庭成员出门采购生活物资。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未必觉得闷,毕竟快递和外卖都还在,蔬菜粮油生活用品送到小区没问题,可广大农村怎么办?这是个现实问题。

2月1日,许宇谦开车半小时来到隔壁镇上最大的超市,直奔母婴用品货架。家里没养过小孩,这次,他专门跑来帮别人买东西。看着各种品牌和型号的奶粉和尿不湿拿不定主意,他向售货员咨询后,还是怕出错,又拿出手机给产品从各个角度拍了几张照片,传给委托人反复确认。

许宇谦是浙江省诸暨市马剑镇建辉村党总支副书记,1月30日起,他多了个身份——帮村民统一采买的“跑腿员”。

“跑腿员”是在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在浙江诸暨,马剑镇建辉村、双江村和狮源村三个自然村设立联合卡点,村干部和志愿者轮流值班,劝返外来车辆,严格控制村民外出,以减少人员流动。“出入人员必须戴口罩,过我们卡点时要测体温,并进行全身消毒,出入的人多了,工作量太大。”许宇谦说,他们工作的原则是,劝导村民“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但这样一来,村民外出采买生活物资就成了问题,时间长了,他担心可能会因此产生矛盾,发生口角。经过村民走访,几位干部一商量,专人统一代买便是解决方案。

几乎同一时期,马剑社区的陈飞成了集镇上第一个“跑腿员”。他是镇上应急小组成员,平时也是社区网格员,这次参与了卡点处人员筛查工作。

距离集镇卡点二三十米是镇上最大的农贸市场,这几日,居民可以打电话给摊贩,预约送货上门,但要买菜的人多了,难免送不过来。

1月30日,他在卡点值班,远远看到村里一对老夫妇蹒跚着走近。老婆婆今年76岁,老爷爷81岁,腿脚都不方便,家里子女还在外地回不来。陈飞赶紧迎上去,了解情况。原来,家里吃的用的不够了,他们得出来买点东西。“您二老坐一下,需要什么,我去帮你们买回来。”陈飞主动提出,要帮他们跑一趟。

意识到居民有需求,“跑腿制度”就此正式建立——白天在卡点值班的6个人中,选一位“跑腿员”,帮居民采买生活物资。

第二天,陈飞等应急小组成员挨家挨户摸排情况,了解到有四五户身患残疾或因疾病卧床的居民需要帮忙采买,便统一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交代他们,以后有需求,可以直接打电话,跟“跑腿员”下单,货品直接送到家门口。

村子里情况稍有不同,“跑腿”模式也不一样。许宇谦所在的建辉村离农贸市场更远些,大概5公里。1月30日,村里张贴出公告,有需要采买的物资,报给村干部,再交由许宇谦统一采购,分发到各家。村子一共403户,今年回来过年的大概300户,这几天,许宇谦接到了20户左右提交的采购需求。他跟村民借了一辆面包车,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跑一趟,去程10分钟,采购10分钟,回程10分钟,没有特殊情况,村民在家等候半小时就能收到货。

每次采购,许宇谦必定带好口罩,做好手部消毒,为了避免与人交流,他还特意戴上标示着工作人员身份的红袖章,放好交通通行证,尽量快去快回。许宇谦收到的采买清单上大多是蔬菜、肉类、米面等,采买难度不大,奶粉算是特殊的,还有的请他帮忙买化肥和种子,他接的第一单便运回2袋共200斤尿素。

“你们真好。”“辛苦了,谢谢你。”到各家分发物资的时候,村民们的感谢让许宇谦感到欣慰。分发途中,看到有村民离得很近聊天,或者聚在一起玩闹,他就劝导两句:“一边送货,一边‘巡视’,我们的交流不知不觉就多了。”

基层工作要细,要严也要暖。在具体工作中实事求是,多摸索出类似“跑腿员”这样的好方法,疫情防控形势将会越来越好。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