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临港一周观察】两会上,人大代表为什么说:年后一定来这里?
分享至:
 (7)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幸阳 2020-01-23 18:01
摘要:提前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几日前结束的上海两会上,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了最热的议题之一。几乎每个分会场里,都有代表委员们热议新片区。他们也提交了大量关于新片区的建议,从产业、金融到城市建设等,面面俱到。

如此广泛的关注,令记者有些意外。要知道,每年上海两会,代表委员们最关心的多是民生议题:去年绕不开垃圾分类,今年则有ETC、71路。这些议题,无论从事何类职业的人,总能从自身经历出发,谈上几句。

倒不是说没人关注垂直领域的议题,而是其大都专业性强,多由该领域的代表委员“包揽”。谈到临港新片区,人们一般会先想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四大重点产业,或是离岸业务、国际经济治理——没点专业背景,怎么讨论?

在会场上观察数日,记者发现代表委员们总有办法参与有关新片区的讨论。别人谈新片区的产业、金融、科创时,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会低头记录,偶尔发问。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代表所在的人代会浦东四组房间内,就连休息时间,都有代表发问:“您给我们讲讲新片区呗。”

这些询问、记录并非做做样子。有些代表委员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结合了解到的情况,提出建议。市人大代表、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吕琰在知晓“沙盒监管”模式被纳入临港新片区2020年工作要点后,就提出,“最关键的还是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条例,为创新主体提供法律保障。”

专业领域之外,代表委员们同样关注临港新片区的民生议题。谈民生,门槛相对较低,但若不做足功课,也只能当作没营养的闲聊。

两会上的新片区民生相关建议很多,记者细细读完,发现没有一个“没营养”。有三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新片区主要对外道路两港大道需改造——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两港大道甚至早已开始快速化改造。但他们通过长期实地考察,提出了路面不平整、大小车未分流、辅助道路建设维护缺失等十分细化的问题,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

市人代会闭幕前,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在世博中心“摆摊”,现场处理代表建议。市人大代表、天阳钢管总经理王振中来到临港新片区办理台前,询问工作人员:“我们公司在奉贤,属于新片区,但不在先行启动区范围内。何时能享受新片区的政策?”

有意思的是,得知该企业是一家有意扩张产能的高新材料企业后,在接下来的十来分钟里,办理台后新片区管委会三个处室的负责人将这个简单的问题变成了一次招商的接洽。“你们有多少员工?”“环评怎么样?”“总产值多少?”

最后,新片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党群工作部部长苗挺一锤定音:“过了年,就来我们投促中心。”

王振中赶忙站起身,加了苗挺的微信,他随后将公司的介绍文档发来,说:“说好了,一定来!”

把人代会的传统“摆摊”做成一次迷你招商会,在完成规定任务后,给自己主动增加工作——临港人常常如此。也正是这样的做法,才让新片区得以在短短5个月里落地全部50条特殊支持政策,新设立企业4025家,签订重点项目168个,总投资超过821.9亿元。这样傲人的成绩,才让更多的代表委员们有充分的兴趣与有动力,以各种形式参与讨论。

两会结束,春节临近,在新片区内,临港人的工作状态一如平常,并且已提前准备起节后的工作。

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新片区将在节后逐步推进事权交接工作。为此,市民防办法规处、工程处、监管处等部门负责人近日来到管委会,就新片区当前最关心的重点项目推进、民防规划管理、事权承接交接、基础设施管理、日常使用管理等工作进行沟通,并为年后系统性开展工作衔接提前理顺工作脉络。

“事权交接也要‘接得住’,提前做准备总是没错的。”这位负责人说。

栏目主编:王志彦 题图来源:胡幸阳
图片摄影:张驰 沈阳 胡幸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