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时隔18年,关于公民道德建设为何要颁布一个新《纲要》?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文静 王珍 2019-12-31 08:31
摘要:现代公民的道德素养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展现。

12月25日,“新时代师德与公民道德建设高端研讨会暨上海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建设2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道德文明与宗教文化中心与解放日报理论工作室合作举办。

与会专家指出,现代公民的道德素养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展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公民道德建设具备了更为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在《纲要》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实践,奋力谱写公民道德建设新的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的道德力量。

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2001年《纲要》的继承、发展与超越”“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对我国伦理学学科发展提出哪些新的要求”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新《纲要》“新”在哪里?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吴新文研究员指出,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较于以往的社会主义,越来越呈现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升华的社会主义、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等新特征,而其核心则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五大文明建设中,道德文明建设是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离开了道德文明,其他文明就会失魂落魄,缺乏精气神。《纲要》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作出了充分阐述。用公民道德建设引领和统辖五大文明建设,既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理想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为公民道德建设赋予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要划定社会主义道德底线,坚持道德底线不可触碰,对突破底线者进行严肃惩戒。在明确理想和确保底线的基础上,激发公民道德养成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良性发展。弘扬理想、坚守底线,拓宽道德建设的领域和空间,构成了《纲要》的一大鲜明特色。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副所长卜玉华教授指出,2001年9月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世纪之交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架构了新世纪初期的建设方向。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则为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总方向、总路径指明了方向。如果理解这次《纲要》的精神实质呢?她认为要把握“三个读懂”:其一、读懂时代。此《纲要》提出的背景是基于“新时代”,对于新时代的内涵、特征等要有所了解。其二,读懂中国,尤其是读懂当代中国,需要在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中读懂中国。其三,读懂教育。教育之所以对《纲要》很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回答的不仅是要往哪里走的问题,还回答了要如何走才能够达到目标的问题,它涉及路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的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高慧珠教授指出,《纲要》体现了鲜明的新时代特色。一是发挥了法治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关于德育的话语体系超越了传统德育思路,具有鲜明的当代特征。二是更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出了要“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诚信文化、契约精神”,提出了基层可进行“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使道德建设为经济服务的新时代特点鲜明凸显出来。三是提出了道德建设要加强法律制度保障,在道德建设中突出了制度建设与制度保障,体现了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又一鲜明特点。

师德师风建设是基础工程

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表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要把立德树人贯彻学校教育全过程。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价值目标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含义:一方面,教师要恪守道德底线,立高尚之德,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践行人类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 教师要重视自我职业人格完善和专业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姚俭建教授指出,道德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软实力。在规范的意义上,学校师德是体现社会道德水平的标杆。因此,如何从国家治理范畴准确把握学校师德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之间的协调性和整合性,对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国方案”实施,进一步提升道德在国家治理进程中的效能尤为重要。为此,要重视学校师德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功能,优化学校师德建设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协调并进的社会化机制,探索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治理新路径,弥补学校师德建设中的“治理短板”。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中之教授指出,教育部等七部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尊重规律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原则,而“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是这一原则的必然要求。在教师职业活动中,尊重规律意味着:首先是尊重教育规律。一方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用真善美教育学生。师德师风建设必然对教师提出理想性的要求,否则就难以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又要符合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最基本要求,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建立道德威信。其次是尊重教师成长发展的规律。师德的内在结构中是有层次的,既有高层次的要求,又有低层次的要求。对于教师个体的道德实践来说,是不断攀登道德阶梯的过程。师德修养要在“高位引领”下,夯实道德人格的基础。再次是尊重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律。要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必须突出典型树德,用榜样的力量,发挥“高位引领”的作用,同时要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

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高原建设负责人陈泽环教授认为,《纲要》明确提出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中华文明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等思想和命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现在人们为什么强调“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其实质就是突出“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社会、制度类型”“一种值得专门了解的大共同体存续传统”。文化、文明具有两种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即时代性和民族性。辩证地处理好文化、文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是理解和推动文化、文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国内有利于通过提高最广大公民的文化和道德认同以增强其政治认同,在国际上有利于我国通过文明交流互鉴,避免意识形态对抗和文明冲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哲学系主任张自慧教授指出,《纲要》开篇提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今天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要凝练出中华文明的“魂”,助力新时代的道德建设。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礼乐文明,几千年来,礼宜乐和的治世之道一直是中国社会有序发展的保障,“礼”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对国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和国家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礼”是实现“仁”的路径,是道德的“入口”和“抓手”。今天,我们的礼仪教育应从娃娃抓起,通过家庭礼仪教育、学校礼仪教育和全社会对礼仪的倡导,提升青少年乃至全体公民的文明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厘清“礼”的本质,它不仅强调合理的等差,更重视“时中”与“合宜”,反对走极端,唯有做到“礼以制中”,方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主义学院、解放日报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30多人与会,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朱瓅
文内图:主办方 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