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大理弥渡、洱源: 丹参种植带动绿色发展,“百草村”助力山区脱贫
分享至:
 (1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2019-12-29 08:01
摘要:洱源县正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他们采用“企业+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计划让紫色的脱贫之花开遍全县。

据《本草图经》记载:“丹参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秆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丹参的价值在于根茎,晒干切片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丹参不仅药用价值好,市场效益也非常可观,眼下种植丹参已成为大理州弥渡县康郎村群众发家致富的“香饽饽”。

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简称“上药药材”)与弥渡县牛街乡康郎村签订帮扶协议后,从今年4月起在当地种植丹参。公司党委副书记凌文婕透露,当地种植的100亩丹参已进入收获期,预计12月底可全部完成,上药药材收购这批丹参将为农民带来直接收入40多万元。

在沪滇合作大背景下,上药药材在打造中药材种植“百草百村”项目,康郎村就是“百村”之一。据凌文婕介绍,云南省是立体气候地区,气候类型、土地类型丰富,中药材品种较多,因此上药药材为云南农民“量身定制”中药材种植计划。

从品种选择开始,到种子种苗的选育、中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程和加工标准操作规程,都由上药药材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手把手、心贴心”,让云南农民种出生态高品质药材。

高品质的中药材,同样需要合适的销路。目前,上药药材正利用地域优势与沪滇合作契机,将云南高品质药材销往上海,销往全国,真正为当地农民找到致富之路。 

全力“激活”山间土地,为当地“量身”定制种植计划

洱源县种植基地 

康郎村的丹参种植基地在大理州的山区,一条土路劈开砂砾陡坡,也成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路。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黄土地,如今长出了一片郁郁葱葱的丹参。为了“激活”康郎村的中草药种植业,上药药材安排专人三次考察弥渡县,多次召开座谈会了解康郎村的实际情况。项目第一期,公司为康郎村定制了250亩丹参种植计划,不仅为康郎村提供丹参种苗,还申请了大理州科技扶贫项目资金购买肥料、地膜等农资及技术培训等。

洱源县种植基地

当地村民从未种植过丹参,上药药材于去年在弥渡县寅街镇进行小面积试种,切实保证了丹参项目顺利展开。公司还选派了丹参种植技术员,实地为农户讲解种植丹参的关键技术,受益者包括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据悉,公司与康郎村的帮扶协议签订到2020年,并将视实际情况巩固脱贫一段时间,期间双方将围绕上海市“三带两转”村企帮扶要求,和努力打造沪滇中药材种植“百草百村”项目,开展包括中药材产业扶贫、卫生室建设改造、爱心超市扶贫、贫困学生帮扶、党建扶贫等在内的扶贫项目。不久后,弥渡县丹参平均亩产量可突破300公斤,为当地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万元,并为康郎村培养致富带头人,带动50户建档立卡户增收。

丹参之花在大理州处处绽放,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

在大理州洱源县石岩村,同样有一大片长势不错的丹参。“我们种植的是紫丹参,施有机肥,不打农药,比白丹参药效更好。新鲜的丹参根可以作为食疗主材,与排骨、鸡肉一起炖可以凉血活血、清心除烦;根晒干后还能做饮片、能做中成药;丹参的花和叶也有药效,全身都是宝!”眼前这片紫丹参即将成熟,石岩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双坤喜上眉梢,他聊起丹参疗效头头是道,显然做过不少“功课”。

近年来,在大理州种植丹参的不只弥渡县,今年4月,洱源县石岩村成立了以中草药材种植为主的合作社,种植68亩丹参和13亩黄芪,合作社纳入建档立卡户34户。位于大理苍山“第一峰”云弄峰下的邓川镇旧州村也种植了丹参。当地高海拔、水源丰富是种植丹参的绝佳环境。据当地合作社介绍,今年已经种植丹参68.7亩。

洱源县正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他们采用“企业+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计划让紫色的脱贫之花开遍全县。目前,在全县9个镇乡、40个行政村内,已推广种植中药材2342亩,其中紫丹参占2297亩,还有25.5亩当归、13亩黄芪和6.5亩木香。这些中药材即将迎来丰收的季节,带动当地327户建档立卡户脱贫。

多重保险让种植户安心,丹参带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洱源县因其所处洱海源头的地理位置而得名,经济发展必须同时打好洱海保护和巩固脱贫成果“两场硬仗”,也曾经历过产业转型的艰难时期。“过去,旧州村大部分农户以种植大蒜为生,今年他们都种上了丹参。”洱源县邓川镇扶贫办主任马邓泽说,过去种植大蒜收益虽高,但需要使用大量肥料和农药,废水流入河道,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为了保护洱海生态,当地探索种植低水低肥的经济作物,引导农户从高磷重污染农业向低碳绿色生态环保农业发展。“为了脚下这块土地的健康,当地人都很配合,从头学习种植紫丹参的技术。”

产业转型并非一帆风顺,4月丹参刚种下地,一场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袭来,药苗被不同程度地晒死。洱源县人民政府多次派工作人员实地调研,指导农户及时进行人工浇灌,才解除了危机。为了打消种植户的顾虑,洱源县设立了中药材保底回收价,紫丹参回收价不低于每公斤8元,黄芪回收价不少于每公斤12元,比对实时市场价就高不就低。洱源县还积极与上药药材接洽,请上海客商前来收购丹参。为了增强种植户特别是贫困户抵御自然灾害等风险能力,洱源县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签订中药材目标价格保险协议,协议约定,当中药材市场平均收购价低于约定的保险目标价时,差价部分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方案进行赔偿。

一道道“保险”让当地农户解除了心防,主动参与到丹参的种植中。第一年试种后,各地将汇集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和适时调整改良。以丹参种植为抓手,当地正在扩大中药材等低肥水作物的种植区域,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很快,这批优质中药材就将来到上海,在东海之滨打响彩云之南的绿色品牌。

栏目主编:黄银龙 文字编辑:廖诗琪
专题推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