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张兆安:四份清单、六个要素,上海大都市建设需要怎样的“文旅融合”?
分享至:
 (71)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兆安 2019-12-08 06:31
摘要:有的文化资源“束之高阁”,有的文化场所“门可罗雀”,说到底,与文旅分割密切相关。

【编者按】今年,北京、上海、济南、宁波等各城市纷纷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意见,丰富的夜间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进一步释放了城市居民和游客的消费需求,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消费新业态,这也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研究员看来,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添砖加瓦、增加成色。以下是他在上海市文旅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的演讲


如今的上海,已经越来越彰显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和品格。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和锻造。在这个发展进程中,上海的文化和旅游应该并且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如何理解上海的文化和旅游,如何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及文旅融合发展如何助推“五个中心”建设等,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谋划。

拿出“四份清单”形成文化链条

综观一些全球著名城市,为什么闻名遐迩?其中文化因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实际上都是通过一根链条得到彰显,同时,也需要拿出“四份清单”。

首先,梳理文化资源,推出资源清单。一般而言,从文化资源角度来说,上海主要存在着红色、海派、江南等三大类文化。当前,红色文化资源梳理得比较充分,而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尽管有了概念,但相对应的文化资源还需要更加清晰。从感性上看,中心城区的红色、海派文化比较浓郁,郊区的江南文化更加突出,但这毕竟还不够,需要有详细的清单。只有把文化资源梳理清楚了,才会知道上海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与其他省市相比优势在哪里,以及未来需要突出发展哪些文化领域。

其次,构建文化载体,列出载体清单。文化资源的外在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载体,似乎没有一种文化是没有外在载体的。如果没有载体,文化资源就难以展现、难以触摸。例如,红色文化中的一大、二大会址,海派文化中的外滩建筑群、众多的文化名人故居,江南文化中小桥流水的朱家角古镇等。又如,有的名人也许没有故居,但他的著作也是一种载体。因此,文化载体是丰富多彩的,有了这些载体,文化就能够展现出来,也站住了文化的制高点。

再次,发展文化产业,排出产业清单。文化一般都是通过产业才得以延续,否则文化就容易断层,甚至消失。中国很多优秀的文化,因为有了文化产业或文化事业才得以延续下来,但在现实中,也确实有一些文化淹没了,找不到身影了。例如,全国有的地方戏曲没有了演出,没有了观众,就失去了生命力,而上海的京剧、昆曲,或通过产业形式或通过事业推进,至今仍然还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一道文化大餐。当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需要按照各自的规律走。

最后,培育文化主体,形成主体清单。与一般的产业领域相比,文化主体更加复杂。从类型讲,有产业主体,也有事业主体;从所有制看,有国有、集体、民营、外资,乃至个体;从形式看,除了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之外,还有很多专业化的工作室、文化个体户,等等。这些文化主体如何培育,非常复杂,不同的文化内涵,不能按照一种模式培育,一定要分类指导,并且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按照六个要素补齐旅游短板

应该说,文化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需求,而旅游同样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涵之一。近年来,我国掀起的旅游大潮,令人叹为观止。即使“黄金周”出游交通拥挤不堪、景区人头攒动,甚至有人怨声载道,但人们仍然乐此不疲。为什么?这就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不可遏制的消费需求。面对汹涌的旅游市场,上海可以按照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补齐短板,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上海,国内外游客“吃”什么?由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和海派文化的使然,上海在“吃”的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归纳起来无非是国内外风味和上海特色美食两大类。关键是,要让国内外游客可以非常便捷地、直观地了解上海“吃”的内涵,甚至形成在上海不“吃”什么不算到过上海的游客心理,那么,“吃”的文章才称得上是做到家了。实际上,“吃”也是需要引导的,引导得好,可以激发消费。例如,一些上海人看了电视上“人气美食”节目去吃饭,因此,不妨对国内外游客在上海“吃”的方面也引导一下,在这方面,可以注入更多文化因素。

上海“住”的容量,总体上可以满足国内外各类游客的住宿需求,而且高、中、低住宿条件的各个档次应有尽有。但是,结合未来自助游和家庭游发展的趋势,上海在“住”的效应方面应有潜力可挖。例如,近年来上海周边地区搞得轰轰烈烈的民宿经济,吸引了很多客源。仔细想想,实际上星级宾馆主要是住宿功能,而民宿往往兼有住宿+旅游的功能。长期以来,上海人形成了“不出上海不叫旅游”的固化概念,如果这种观念得以改变,那么,上海人和国内外游客可以共同支撑上海民宿经济的发展。

对上海来讲,“行”基本上不成问题。如今,上海的对外对内交通已经形成立体化、网络化、便捷化、枢纽型的整体格局,相比于国内很多城市,交通体系堪称是比较完备的,当然,也有进一步完善的要求和空间。例如,通过增加航线航班密度,进一步增强交通的枢纽功能;通过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进一步应对好特定时期大客流对交通的影响;通过采取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缓解特定时段和区域的市内交通拥堵。一句话,就是解决好“精益求精”问题。

上海“游”的资源不少,但梳理不够,更要合理布局。目前,国内外游客主要集中在南京路步行街、外滩、豫园、陆家嘴、新天地,再加上迪士尼、七宝镇和朱家角镇等,但很多景点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因此,可以对全市旅游景点进行归类细分,突出主题,打造品牌景点。例如,城市景观旅游的夜景、建筑、桥梁等,历史民俗旅游的古镇、传统节日、保护建筑、弄堂民居等,水上观光旅游的江景、海景、河流、湖泊等,文化积淀旅游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寺庙教堂等,产业拓展旅游的工业、农业、金融、新兴服务业等,休闲娱乐旅游的主题公园、各种娱乐载体等。如此,可以使得上海“行行能旅游,处处有景点”。

相对来说,“购”的方面存在着短板,但也意味着未来的增长空间更大。在计划经济时期,上海货在全国到处“吃香”,这种景象当然不再,但上海仍然还是全国著名的购物天堂,只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关键在于:一是充分释放国内外游客购物潜力。目前,上海全球零售商集聚度达到54.4%,在全球紧随伦敦和迪拜,为第三名,知名品牌集聚度超过90%,消费品进口总额约占全国的30%,说明来自国内外的商品荟萃,琳琅满目。2018年,上海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893.71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33976.87万人次,再加上本市2400多万的常住人口,可谓人流不息,熙熙攘攘,购物潜力很大。二是对国内外游客的购物实施分类指导。针对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两大群体,应该提供各取所需的商品以及购物场所。例如,能否给他们准备好有品牌、有创意、有文化内涵、性价比高的上海特色产品以及物有所值的国内外各类商品?只要看看,在南京路、豫园、陆家嘴等著名景点国内外游客“拎袋率”的高低,就是一块试金石。

至于“娱”,未来大有文章可做。上海聚集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演艺团体、大小剧场,以及其他各类文化娱乐载体,都可以为国内外游客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支撑。例如,曾经“时空之旅”演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的“眼球”,而近年冒出来的很多小剧场演艺活动,吸引了很多上海观众,也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国内外游客,当然,这需要旅游部门的推介和组织。还有,除了浦江夜游之外,上海的夜间经济发展空间很大,而夜间经济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娱乐活动。

总而言之,上海旅游业发展是卓有成效的,每年举办的旅游节,效果也挺好。下一步,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除了国内外游客规模增长之外,应该把国内外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提升作为主要目标和考量指标。同时,还要分析每年国内外游客支出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影响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是哪些。接下来,就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妨也来一次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即旅游,旅游即文化

文化和旅游相融合,首先必须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作为一名门外汉,提出一个观点供大家商榷或分享。那就是:文化即旅游,旅游即文化。这是因为:在很多文化资源和文化载体中,包含着很多的旅游因子;反过来,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每一次旅游活动,也是一次文化熏陶和文化活动。例如,对于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有人去观赏,表面上是旅游活动,实际上也是文化熏陶。去黄浦江夜游看建筑、看夜景,实际上也是看人文。因此,任何的旅游活动都是文化行为,而很多文化内涵只有通过旅游活动才能彰显出来。

如果充分认清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之后,那么,文旅融合发展的连接点就比较容易找到,文旅融合发展的效应就能够进一步放大。那么,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第一,要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载体。以往,我们不仅常常会把文化和旅游分割开来,而且非要分清楚哪个是文化的哪个是旅游的,甚至还有人觉得文化的档次比较高,而旅游的档次比较低。这样,就很容易进入到一个认识误区。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相互交融。例如,巴黎的卢浮宫是一个文化圣地,但其实也是一个旅游载体,世界各地游客到了巴黎都要去参观卢浮宫,还有北京的故宫、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又如,很多犹太人来上海后,都要去参观虹口的犹太人纪念馆,也是同样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文化资源“束之高阁”,有的文化场所“门可罗雀”,说到底,与文旅分割密切相关,与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旅游载体密切相关,也就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不能去分享文化的魅力。因此,如果把“文化即旅游,旅游即文化”这个关系想明白了,上海的很多文化资源和文化场所都能够转变成为非常鲜活的旅游载体,不仅使得旅游内涵和旅游项目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能够使得上海文化得到更好彰显。

第二,要在旅游发展中植入文化的元素。大家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既然要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载体,那么,在推进上海旅游发展中也要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实际上,文化内涵的注入,能够使得旅游发展品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当然,文化元素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环节的,必须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同时,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发掘和注入文化元素,可以把更多的文化内涵、文化符号、文化特质贯穿于各个旅游景区、景点,避免旅游内容、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突出差异化和品牌化。

从上海来讲,首先是要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各种元素进一步融入到旅游业发展中去,精心打造出更多能够体现上海文化内涵、城市精神、人文精髓的特色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充分激发上海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创造力、感召力,并且从整体上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提质增效。同时,可以创新思维、扩展视野,打造“旅游+演艺”“旅游+影视”“旅游+文博” “旅游+文教”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文旅融合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

文旅融合发展如何服务“五个中心”建设

放眼全球,凡是世界著名城市,一般都具有文化旅游大都市的特质。因此,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添砖加瓦、增加成色。当前来讲,首先是要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提供好服务。

如何服务“经济中心”?第一,增强硬实力。主要看文创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增加值、销售收入、增长速度等在上海服务业乃至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换一句话说,就是要看文创产业和旅游业的贡献度究竟如何。第二,提升软实力。尽管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感召力、传播力,但其中文化和旅游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上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传播、影响作用密不可分,有时候甚至可以成为先导因素。

如何服务“金融中心”?第一,增加金融消费规模。文化和旅游发展,能够带来大规模的人流和物流,进而形成金融消费流。一个简单例子,海内外游客在上海刷卡消费,就能提升上海金融服务的规模。第二,传播上海金融文化。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业,需要不断的文化积淀、形象塑造,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有关。例如,在银行博物馆,人们可以充分了解金融业的发展脉络等。

如何服务“贸易中心”?第一,壮大对外贸易。随着上海乃至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调整,服务贸易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而上海的文创产品、项目、演艺,以及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都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领域,尤其对稳定壮大出口意义重大。第二,拓展对内贸易。如今,文化博览交易、旅游会展交易,已经成为上海对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和国内外旅客,都能带来一系列的贸易活动和实效。

如何服务“航运中心”?第一,大规模的航运客源。除了货物和集装箱之外,大量的海内外游客进出上海,使得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空运、海运、陆路运输等的客源充沛,航运市场潜力喜人。第二,十分丰富的客源结构。上海文化和旅游的发展,吸引了愈来愈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国内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带来了游客结构的丰富多彩,不仅对国内外了解上海、看好上海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市场机遇。

如何服务“科创中心”?科技创新,无处不在,文化和旅游也有一席之地。第一,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增强科技含量。例如,文创产业的一些领域,需要科技的支撑,才能提升产业能级;旅游业利用科技手段,孕育了新业态。第二,科技创新需要注入文化元素。应该说,科技创新增加了文化含量,一定会有更大的成效。例如,一些设计领域的科技创新,如果注入了文化元素,就可以从理念到成果上更加精彩。

当然,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还需要继续从五个方面着力。一要进一步增强文旅融合发展重要性的战略共识,切实提升文旅产业的战略地位,形成文旅产业发展的全市合力。二要进一步对文旅融合发展进行系统性的谋划和推进,根据城市特点、资源禀赋、产业支撑等要素,从“点、线、面”对文旅产业进一步聚焦,提炼特色。三要进一步推出一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主题、新平台和新载体,尤其要结合上海三项重大任务和进博会重大平台建设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等“三个服务”作出新贡献。四要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除了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之外,文旅产业也要和全市的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生产力。


【思想者小传】

张兆安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研究》智库团队首席专家。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民建上海市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经济研究、决策咨询、新闻出版、参政议政工作。曾长期担任《上海经济年鉴》主编,著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10余部专著,主持有几十项重大课题研究,发表有400多篇论文和文章。(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