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二孩焦虑,是真的焦虑,还是制造焦虑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9-11-15 20:09
摘要:为什么从前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就成了问题?

“开放二孩后的独生子女的焦虑”,在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现场,围绕着这场活动标题,《再见,咕嘟》新书首发现场挤满了读者。活动进行之中,更多人停下了脚步。

“咕嘟的写作初衷,就是源于开放二孩。我是70后、独生子女,童年时代和自己相处,是独生子女这代人普遍的成长功课。如今,当曾经的独生子女面临多一个弟弟或妹妹,或是身为独生子女的父母要养育多名子女,承担起多子女家庭的责任,这个崭新的命题或多或少是个坎。”儿童文学作家冯与蓝这样讲述创作缘起。

《再见,咕嘟》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出版方的介绍是:这是给所有独生子女看的书,也是给所有二孩家庭或计划拥有二孩的家庭看的书。这不是一本理论书,可能无法从中找到一剂良方,但能在阅读时获取一丝安抚——你知道世上有许多与你们一样的家庭、孩子,或许也正经历这一切;你知道他们也惶恐不安,迷茫困顿;你还知道他们,和我们,最终都会适应,会勇敢和坦然地拥抱一份全新的爱。

“爱是不可替代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钱淑英对这本7万字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印象深刻。书中小主人公唐不遇的外婆家原本养着小狗望望,望望去世了,他送给外婆新的小狗啃啃。尽管家人还是很疼爱啃啃,但他们也传递给唐不遇一种感觉,望望是望望,啃啃是啃啃,爱不是代替的关系,每个生命都是不一样的。

“二孩家庭真的是一个新课题吗?”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我们都很习惯于生活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当然,那时也有独生子女,也有家庭没有子女。多子女、独生子女或者无子女,都是正常的。为什么从前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就成了问题?这个问题真的这么严重吗?还是作家在制造问题?”

“二孩问题确实是当下环境下一个即时性的话题。”钱淑英认同,应该分清到底是孩子的焦虑还是家长的焦虑,是不是家长的过度关怀加剧了问题,或者让原本模糊的问题变得明显起来。“我们必须承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家庭环境主体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养育观念、生活能力和爱的认知,都限定在‘独我’的状态。”冯与蓝说,现在要养育二孩的父母大部分自己从小是独生子女,很难把多子女家庭的模式教给孩子,这或许是焦虑的来源之一。“不止二孩问题,如果父母不焦虑、不恐慌,孩子是不是可以更好成长,在很多方面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梅子涵直言不讳:“父母对一胎实施了细腻、甜腻、紧追不放的养育模式,到了第二胎,就产生了矛盾。”他为现场读者讲述了一本外语绘本《彼得的椅子》中的故事。“自从妈妈生了小妹妹,爸爸把彼得过去用过的东西全部漆成了粉红色,彼得觉得被冷落了,他决定带着自己的蓝色小椅子离家出走——就在家门外的窗台下。爸爸妈妈都当作没有看见,到了午饭时间,若无其事地呼唤彼得过来吃饭。彼得坐进小椅子时,发现自己已经长大,坐不进去了,于是他想通了,跟着爸爸一起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梅子涵总结,对于养育的过程来说,父母适当的“视而不见”很重要。无论什么样的家庭,都有可能产生一点小问题,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些情绪也正常。是紧盯不放还是视而不见?越是紧盯不放的父母,就有越是期待紧盯不放的孩子。“一个人的成长中总会遇到沟要跨过去,现在父母都是抱过去,孩子受不了一点委屈,或者说父母不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

“哪些方面视而不见,哪些方面予以关注,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准备的。”钱淑英是个二孩妈妈,“我儿子知道会有一个妹妹以后一直欣喜若狂,但到真的面对那一刻还是哭了,说了和《再见,咕嘟》里的小主人公几乎一样的一句话:我还没做好当哥哥的准备。但我们知道,他实际上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可以放心地忽视他这一刻的情绪。”

“文学的意义是普遍的,这是文学伟大同时也是危险之处。”梅子涵总结,作家要对生活有仔细的观察,也要是懂得教育的教育家,更要是站得很高的哲学家。“如果只把看到的东西写成文学,那不是最好的。负责的作家,看到焦虑,也看到焦虑背后的东西。”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