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上观直击香港】那一夜,到底是谁让美丽的兰桂坊变得冷冷清清?
分享至:
 (4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若拙 2019-11-06 06:01
摘要:当我们带头走出死胡同,回归理性看待社会问题,这个城市才能真正有盼望——盼望并非来自任何外力的施予,而是香港人作为主体之本身。

什么地方最香港?一直觉得当属中环的兰桂坊。这里是港岛著名的酒吧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长的L型上坡小径见证着悲欢离合,记录下城市百态。唯一不变的,是来来往往、如过江之鲫般的人群。

不过,万圣节(10月31日)那晚,本该热闹非凡的兰桂坊却冷冷清清。有酒吧侍者告诉媒体,相比起去年的万圣节,今年生意下滑了五成。直接原因是当晚有蒙面示威人群逼近兰桂坊,为防止出现意外,香港警方宣布兰桂坊封街,“民众只能离开不能进入”。间接原因则是持续5个月的街头动荡下来,位于港岛黄金地段的兰桂坊频遭池鱼之殃,周末或节日原是年轻人小聚交友之时,如今却成了街头暴力最猖獗之际。

万圣节狂欢之夜不再,很多人会感到遗憾。我在想,如果当晚所有人都只是想欢度万圣节,那自然是风平浪静皆大欢喜。但有谁敢否认确实有人想把兰桂坊变为与警队对峙、冲突的战场?有情报显示,蒙面示威者已经准备好了杀伤力巨大的汽油弹。兰桂坊管理方也表示,理解警方的相关安排。

这段时间以来,香港街上的极端分子人数变少了,破坏烈度却没随之减下来,一些商店惨遭激进分子的“装修”,一些持不同观点市民被“私了”,几天前甚至出现了新华社亚太总分社遭暴徒打砸烧事件。这给外界一种直观感觉,激进分子的目的从过去提出所谓的“诉求”变成了如今纯粹的“发泄”。

除非是持偏见故意视而不见,否则这5个月的街头暴力足以证明,诉诸暴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之是以牺牲香港的法治、文明、专业等核心价值为代价的。年轻人面临的住房困难、起薪较低、就业不充分等问题,社会都已经看到了,不必再用更多的、无谓的街头破坏来证明这一点。因此,如果香港主流社会不与之割席,不仅无益于尽快止暴制乱、恢复秩序,而且也会给这些蒙面人以错觉,误以为香港社会容忍其非法行径,进而酿成更严重的暴力事件,也将会断送自己的前途。

社会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都摆在台面上了。这些问题都不是靠示威者一个又一个不切实际的、撕裂社会的、没有任何操作性的口号就能解决的。需要香港社会在积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基础下,充分运用政治智慧与务实手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正如习近平主席4日在上海会见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所说的那样,要做好与社会各界对话和改善民生等工作。

而在上月,林郑月娥发表了以“珍惜香港 共建家园”为主题的施政报告,积极回应香港社会长期存在并日益显现的问题。对于港人最关切的房屋和土地问题,报告中提出多项短、中期措施,包括预留50亿港元在未来3年建设1万套过渡性房屋、加快出售4.2万套“租者置其屋计划”房屋等。包括特首、司局长在内的特区政府高官也积极“落区(粤语下基层)”,倾听民众诉求,进行彼此沟通。

这样的努力需要各种建设性的力量相向而行。在香港明显有种感觉,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士在这场“修例风波”中沉默失声了,甚至被激进分子牵着鼻子走。比如部分大学与中学的校长与教师,迫于种种压力,他们不愿意明确对街头暴力说“不”,甚至放任学校成为不同意见的“战场”。如果社会大多数一味地退缩回避,结果恐怕是香港社会失去规则甚至滑向谷底,原本的威胁手段“揽炒(粤语玉石俱焚)”很有可能成真。如今商户生意大受打击,市民无法如常生活,一些青年变得偏激,拳脚交加成为日常……难道社会还能假装没有看见,天真地以为暴力示威真能带领香港走出困局?

幸好香港还有另外一面。比如市民每天离不开的香港地铁。我真得很佩服港铁员工,他们以极其专业的态度全力确保动荡中的城市出行通畅。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社会各界都能以这样的态度进行工作沟通,戾气降一点,头脑冷静一点,是不是会变得好一点?

前几天看到香港媒体的这样一段话,觉得颇有道理:香港人要改变心态。当我们带头走出死胡同,回归理性看待社会问题,这个城市才能真正有盼望——盼望并非来自任何外力的施予,而是香港人作为主体之本身。

这样的话,相信兰桂坊的夜会依旧美丽,香港的夜会依然璀璨。

栏目主编:洪俊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