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陈家泠:忘不了陆俨少老师床头的那幅画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俊珺 2019-11-02 19:28
摘要:做人要老实,画画要调皮

陆俨少是20世纪著名的山水画大师,其独特的“陆家山水”享誉大江南北。

今年正值陆俨少诞辰110周年,陆俨少艺术院、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共同推出了“穆如·晚晴——纪念陆俨少诞辰110周年专题展”。

记者专访了陆俨少的入室弟子、著名画家陈家泠,请他解读“画人陆俨少”。


中国画竟可以这样画

上世纪60年代初,陈家泠在浙江美院求学,听说陆俨少来讲课,便与同学们一起找陆老师讨教画技:“陆老师,我们都是学人物画的,但是也要画一些山水作为背景,您能画给我们看看吗?”

陆俨少提笔画了一棵松树、一条鱼。这随手一画,令陈家泠与同学们大开眼界。“那时候我们每天画素描,临摹石膏像,从来不知道中国画还可以这样画,画画还可以这样自由自在。和陆老师一比,我们的画都没有什么‘味道’。”

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后,陈家泠成了陆俨少的家中常客。在将近8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去看陆俨少画画,他笑言:“感谢老天给了我成为陆老师‘博士生’的机会,使我这颗刚从学校毕业的‘毛桃’,经陆老师的栽培,变成了一颗‘水蜜桃’。”在陈家泠心目中,陆俨少是“不是老师的老师”“不是父亲的父亲”。

陆俨少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画画,10点左右休息一会儿,与来访的朋友们聊聊天,再接着画。他作画从来不打草稿,一幅作品基本三天就能完成。正如造房子必得打好地基,一幅画刚下笔之时是最重要的,陈家泠特别留意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打地基”阶段,并从中慢慢领悟了老师用笔的独特方法。

在美院学画的时候,潘天寿院长常说,要学好中国画,一定要先把工笔画的基础打好。陈家泠在求学时临摹的中国画仅限于《步辇图》《维摩诘图》等作品。画工笔画时,手必须要靠着桌子,不能悬空,用笔都是细线条,运笔必得用中锋。看到陆老师画画,他才恍然大悟,原来画山水画时手是要悬空的。中国画的用笔竟是如此丰富且变化无穷,除了用中锋,还可以用逆锋、偏锋、挫锋……从笔尖、笔肚,到笔根,一支笔所有的部分都可以充分利用,笔下的山水则得以写意而丰富。

这8年的学习,解放了陈家泠的手和笔,也为其日后的艺术达到新境界打下了基础。


陆俨少先生

虚实相生,灵变莫测

陈家泠至今念念不忘的,是陆老师床头所挂的一幅《采药图》,这幅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云雾缭绕、虚虚实实,令人陶醉。

画云与水是陆俨少的绝活。他画云,有的时候有线条,有的时候没有线条,虚实之间颇有味道。“如果把云都勾得很死,那就跟木版年画差不多。年画的云和水也能组织得很好,但线条没有虚实之分,连环画的线条也是如此,所以容易显得呆板。”陈家泠说,“看陆老师笔下的云水,不得不被他的技巧所征服。我相信古人看了之后也会惊叹,后世的陆俨少能把云水画得这样生动。”

他画水,在一根条线里也是有虚有实,可谓意到笔不到,耐人寻味,变化莫测。在陈家泠看来,陆老师笔下的水不仅线条美、组织美,还把水的气韵与生命力以及激荡的气势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虚实相生、灵变莫测,就是陆家山水的特点。

如果说思想方法决定了画家的技巧,那陆俨少的思想方法就是他常说的:“做人要老实,画画要调皮。”

画画如何调皮?陈家泠的理解是,调皮就是要灵动、要画出“滋味”。画画就像烹制一道美食,目的是使人愉悦,并获得营养。这道美食一定要鲜,不鲜就没有食欲。画作的“鲜”来自美感,有了美感,就有诱惑力,这种诱惑力体现了艺术的质量。画画又如同行军打仗,要懂得布局,有时候还要狡猾,懂得佯攻与巧退。

陆俨少曾说:“灵变二者,是笔墨运用的最高要求。自古大家无有不灵不变者,做到灵气往来,变化莫测,不见规律,而自有规律在。”

“他所谓的灵变,就是笔笔都要想到虚空,要有灵气。不能太老实,灵动了,线条才有生命力。有些人画画之所以看上去呆板,是因为不懂得虚、灵、空,不懂得调皮。”陈家泠说。上世纪80年代末,陈家泠以一幅《鲁迅先生肖像》入选华东六省一市肖像画展,一鸣惊人。画中空灵的线条正是得益于从陆老师那里获得的领悟。

《巫峡高秋》

“画画也不过三分

画画讲究笔性,笔性又因人而异。有人浑厚,有人尖薄,有人干枯,有人净糯,有人板结,有人圆转,有人生硬,有人豪放,有人犷悍。而笔性又关乎人的品质。古语云:“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

陆俨少认为,好的笔性,圆而不板结,厚而不尖薄,华滋而不偏枯,豪放而不粗野,笔锋能铺开,而又能聚拢不散。笔性的一半是先天禀赋,是天性;另一半则是后天培养而成。因此,画画的人必得培养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正派的人,此外还要读书写字,多看书法名家作品,陶冶气质,加上矫正笔法,这样可以补救先天之不足。

陆俨少年轻时就立志于古典文化的综合修养,对史书、画论、古诗、游记、碑帖、绘画、篆刻、书法多有涉猎,且手不释卷,孜孜不倦。他曾说:如果功夫十分的话,四分读书,三分写字,画画也不过三分。“陆老师不仅山水画画得好,他的花鸟、人物画也画得好,而且诗文、书法皆通,达到了圆融的境界,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陈家泠心中,陆老师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他对待艺术的态度。“他认为,一个艺术家要一心一意对待自己的事业,甚至要有殉道的精神,要有牺牲自己的精神。我在这一点上受到了陆老师很大的启发与教育,所以我这辈子就老老实实画画,对其他的东西关注得比较少,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和陆老师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杜甫诗意图册》


杜甫情结与家国情怀

三峡、雁荡山是陆俨少艺术成就的“两大品牌”,他也成了三峡、雁荡山的艺术代言人。

他画山川,却从不直接对着山川写生。有人曾问他,为什么不写生?陆俨少答:我在感受山川的精神。

看陆俨少的画,学生们经常感叹,老师笔下这些奇绝的山水是哪里看来的?有一天,陈家泠无意间发现了老师的“秘密”,他在陆俨少的抽屉里看到了一本山水速写本,什么山石什么颜色,都有详细的记录。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一面在感受山水的精神,一面又记录了山水的本质。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陆老师的记忆力很强,他能把他看到的东西都记在心里,下笔时又把心中的美景重新进行加工、组合与升华。你看他画的长江三峡,那些岩壁与树石,是长江三峡,但又美化了长江三峡。陆氏山水的技巧无人能及,而更宝贵的是他的画深深体现了他内心的家国情怀。诗意、技巧与家国情怀的巧妙组合,就是陆家山水的精华。”陈家泠分析道。

陆俨少自年少时就有“杜甫情结”。自从随王同愈先生作诗,他就很喜欢杜甫诗中的那份沉郁顿挫。抗日战争时期,陆俨少一家避难重庆,一路兵荒马乱,其他书都顾不上带,唯独带了一本杜甫诗集在身边。到四川后,他对蜀中景物的所见所感又与杜甫相似。“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杜甫诗句中的家国情怀更是令陆俨少感同身受。

陆俨少一生画过许多《杜甫诗意图》,他平日里将可以绘成诗意图的句子或诗篇随手抄在小本子上,然后在创作前反复构思,待胸中有了大致的想法便开始下笔。“四川的山水富于变化,他的《杜甫诗意图》每一幅的构图都有所不同。他笔下的松树、楼台、人物,不仅栩栩如生,而且很有格调,有古意,格外难得。”陈家泠说。

栏目主编:龚丹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