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如果你见过凌晨四点的虹桥路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19-11-01 13:37
摘要:  沿虹桥路,一幢幢公共建筑陆续出现,有了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长宁区人民法院等,还有了新型的生活居住区,如虹桥长发花苑等。姚村的老房子旧址上,建起了上海市血液中心。2004年,朱国萍离开了姚村。但早在1991年,朱国萍就开始在虹桥路沿线的虹储小区做一线居委会工作,因此每天,她还是和虹桥路朝夕相伴。最终,虹桥路的点滴变化,都落在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变化里。

才9岁,朱国萍就要替家里干活。

凌晨4点起床,和伙伴们一起出门去菜场排队。六七个10岁上下的孩子,每人到不同摊位前占座。这才能在开市后抢得先机,买齐家人一天可吃的鱼肉菜蔬。

上世纪60年代末,食品供应紧张,市民买什么都需要凭票。即便买到小菜,回家也未必能吃上米饭——平时只能吃山芋,过年才能敞开吃大米饭。但因为家家如此,身处其中,当时的小孩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因为能和小伙伴结伴聊天而有些乐趣。

等买好菜,几个孩子一起手拉手回家。家,就在位于长宁区南部的虹桥街道内的姚村。

此时,天才刚刚亮透。

沐浴在晨光里的姚村,当时还是一派自然村落风貌。民居多为中式平房,村里还有不知何时留下的旗杆石和荷花池。居民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朱国萍的父母来自江苏南通,到上海工作后,住进了姚村。家里人口众多,饭菜总是紧张。为了去菜场,小小年纪的朱国萍就要早起,夏天还能坚持,但到了冬天真是折磨。有时,为了几分钱的账,她不断扳着手指计算,等提了一篮子菜回家后,才发现自己一双小手上已经长了冻疮。

当时不敢奢望的是,未来有一天能够便捷地买菜;渴望的是,能够拥有独立的煤卫设施;还希望能住上楼房……每一个小梦想,后来都一一实现了。虹桥路长高了,老房子拆迁了,新的大楼和绿地在虹桥路鳞次栉比出现,陪伴着虹桥路的每一步发展。

成年后的朱国萍,几乎也一直在虹桥路工作。去年5月,这位知名的“小巷总理”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退休,但她依旧坚持天天到长宁区虹桥街道萍聚工作室“坐镇”,就像过去的20多年里那样,敞开大门,随时等候居民。因为最终,虹桥路的每一点滴变化,都落在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变化里。朱国萍,始终见证。



《长宁区志》显示,虹桥街道位于长宁区境南部,昔时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南北流向主要河流有3条,东西流向有12条。明末鸿胪寺正卿何子升在何家角建宅第。前后200年,陆续形成姚家巷、何家角、潘家塘、陆家宅、程家宅、许家宅、马家角、厍里等21个自然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辟筑虹桥路、霍必兰路(今古北路)、法磊斯路(今伊犁路)等9条道路。1937年10月18日上午,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近邻虹桥镇。马更浪、祝家巷、厍里、新浜浪、沈陈巷等5个村庄的大部分民房和祝家桥被毁。

旧时姚村。

历史上的“姚村”在虹桥街道中部,虹桥路1115弄,西靠伊犁路,南沿虹桥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浙江布政使姚永济在姚家巷建宅第。姚永济系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初令东阳,后调补永嘉,迁刑部主事,以政绩卓著擢礼科给事中、浙江布政使等职,住处遂称“姚家巷”。上世纪20年代改名“姚更浪”,上海解放初期更名为“姚村”。村民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以种植棉麦、豆类和蔬菜为生,外地人进工厂做工或当小贩。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姚村还是保持着原有的田园村落状态,民居多为中式平房、瓦房。(《西区纪事:长宁地名寻踪》)

朱国萍一家,起先租住在姚村本地农民家里,后来买下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大约20平方米的房间里,放上三四张床后,就再无余裕空间。待子女成年后,父亲在吃饭间搭一张床,可以睡一个孩子,又在灶间搭一张床,再能睡出去一个孩子。

和大家一样,当时朱家喝水要去水站挑水,做饭要烧煤炉,起居要倒马桶。每天早上,朱国萍要先去买菜回家,再去上学。有时回家路上,看到郊区农民推着载有农副产品的黄鱼车沿着虹桥路运送到市区,朱国萍和小伙伴们还会“学雷锋”帮着农民伯伯把车推出去好远。

姚村比邻当时的上海县。朱国萍小时候去上海县念小学,读中学时又回到市区。如此来来回回,认识了不少同学,都是地地道道农户家的子弟。虽然土地上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但人们的认知里却有微妙的区别。有时朱国萍去位于市区老西门的亲戚家玩,会和父母说“我今天要到上海去”。但等她去上海县农户的同学家玩,同学又会向自己务农的家长介绍说“上海人来了”。

到底,哪里才算上海呢?还是“上海”这两个字,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17岁,中学毕业,朱国萍去奉贤农场,1979年3月,等她回市区之际,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进她从小居住的虹桥路。

起先,姚村周边开始有了小型的加工厂,村里冒出私营理发店。朱国萍早上去买菜时,看到有新建的四层楼高的联建新村出现,无比向往,经常借故沿着里面的楼梯上上下下走一圈,觉得好高级,这些人家有“楼上”!

不过很快,姚村的民居开始调整、改造、迁建、改建,部分土地征用建造虹桥新村,村民也搬进了小区的新村楼房。原先在1946年集资,将田埂小路拓宽并铺筑的煤屑路面,最初路名为丹天东路,到1951年改名为姚虹东路、姚虹西路,取姚村和虹桥路首字为名。1989年,市政府办公厅发文批准,废除姚虹东路、姚虹西路路名,改为姚虹路。(《西区纪事:长宁地名寻踪》)

朱国萍看着虹桥新村扩建,沿虹桥路,一幢幢公共建筑陆续出现,有了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长宁区人民法院等,还有了新型的生活居住区,如虹桥长发花苑等。和住房条件一起得到改善的,还有商业设施配套。超市的出现,让年轻一代再也不用体验凌晨排队买菜的苦恼。

姚村的老房子,成为上海市血液中心。2004年,朱国萍离开了姚村,但早在1991年,朱国萍就开始在虹桥路沿线的虹储小区做一线居委会工作,因此每天,她还是和虹桥路朝夕相伴。每天上下班,似乎都能看到虹桥路在发生变化。



姚村新貌。

在虹储小区,朱国萍带头种树、搞小区环境治理,首创“时间储蓄银行”,开居民自治共治先河,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巷总理”。

就在朱国萍刚开始做社区“当家人”的时候,正好赶上“单位人”变“社会人”,大批下岗人员回归社区。朱国萍为下岗居民找工作,在一个虹储小区内解决了258位居民的再就业。

没有了刷马桶和挑水的烦恼,也不用再烧煤炉排队买菜,但不再为吃穿发愁的居民,在新的生活境遇中也不断遇到新的问题。

2014年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朱国萍讲述了关于老百姓在学区房、儿科看病难、高龄老人养老方面的三个小故事,把公共资源配置和治理问题讲得很清晰。前来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的习近平总书记听后十分感慨:朱国萍讲到的创新社会管理,故事讲得好、很生动,大家都爱听故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区就实了。我们国家的真正稳定,靠我们基层的同志。”

而之所以能熟悉这些关于“基础”的故事,来自朱国萍在虹桥路走过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朱国萍,1957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全国劳模,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内文图:邵剑平 摄、上海长宁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