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上海“绞圈房子”走出一位新中国石油化工的领雁人,“大爱无疆”的精神代代相传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志彦 2019-10-21 19:04
摘要:解放后,顾敬心转至石油战线, 他多次参加我国石油工业的调查研究、设计、建设和生产等工作。

浦东周浦镇最东边的旗杆村,两处比石库门年代更悠久、样式更地道的上海本地特色民居———“绞圈房子”日前被列入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其中一座保护比较完好的顾家老宅,至今仍住着顾家的多位老人。推开老宅厅堂的木窗,不远处就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浜,两岸种着四季桂、桔子树,盛夏时节河中央开满野生睡莲,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

很多人不知道,这座老宅里走出过一位新中国石油化工的领雁人——顾敬心。在民盟浦东区委的精心筹备下,“向心致敬——纪念顾敬心同志逝世30周年”座谈会日前在周浦镇举行,通过追忆顾敬心无私奉献的一生,弘扬其“科学救国、科学兴国”精神,激励当下更多的浦东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顾敬心,名裕国,字局仙,曾用名金鑫。1928年顾敬心从南京东南大学毕业,获理工学士学位,并因表现优异留校任教筹建化工科。为了进一步丰富自身的学识,1931年他远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留学深造,于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获特许工程师学位。1936年他又考取柏林工科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纯电石制造及新结晶构造的发明》在德国《无机和应用化学》杂志发表,由于论文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他被邀请参加了德国、美国等地的化学年会,并在会议上宣讲了论文。这一系列突出表现使得他名声大振,被德国拜耳氮肥公司聘请任中央研究所主任工程师职务,这个职位在当时也是莫大的殊荣,不仅受人尊敬,还有着高额的薪资。

1937年我国国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抗战进入到新的阶段。顾敬心心中的爱国之火被点燃,毅然决定回国。顾敬心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当时不少人劝他继续在德国进行研究工作,有的甚至劝他干脆就留在德国,可他内心清楚的明白自己出来留学就是为了更好的效力自己的祖国。于是1937年他不顾德国拜耳氮肥公司的挽留,毅然辞去了该公司高薪职务,回国参加抗战。

解放后,顾敬心转至石油战线, 他多次参加我国石油工业的调查研究、设计、建设和生产等工作。开国大典的第二天,他就来抚顺调研,就任了石油三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49年10月,他指导完成了我国第一套高压加氢裂解炼制高级汽油装置的设计和投产。抗美援朝期间,顾敬心把自己的四百英镑国外存款取出捐献给国家。1951年8月1日,在他的参与指导下我国正式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批自己的航空汽油和18种特种军用油脂,有力地支援了时值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内生产建设。

顾敬心从事石油化工研究几十年,曾任中国化工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辽宁能源学会理事长、辽宁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和辽宁省科协名誉主席等众多职务,在中国石油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他亲自总结经验,撰写书籍,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他著有《黄磷制造问题的研究》、《纯石灰氮的发明》、《纯电石制造和电石新结构材料构造的发现》、《加速城市煤气化建设是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和《辽宁能源探讨》等多部著作,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石油化工领雁人。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我的父亲,那就是‘爱’。他是一个充满爱的人,有对国家的‘大爱’,也有对家庭的‘小爱’,”在座谈会现场,顾敬心的长女顾秀君用“大爱无疆”描述了父亲在她心中的形象。她说,“因为有家国情怀的大爱,在抗战期间,我的父亲不远万里,放弃德国的高薪工作回来报效祖国;因为有无私奉献的大爱,我的父亲任劳任怨,永远走在祖国工程的第一线,哪里需要他,他就义不容辞地去那里。我在东北抚顺读书的时候,到石油一厂见我父亲,他经常头发也不理,身上绑着件大棉袄,下到一线工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