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在内地将近30年,他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香港的今天|在上海的香港人④
分享至:
 (19)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飞 2019-10-06 06:01
摘要:“可以说,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就没有香港和东亚银行的今天。”

站在东亚银行金融大厦41楼会议室远眺,陆家嘴美景尽收眼底。“不过,1995年,我第一次来上海时,这里还只有刚刚建成的东方明珠。”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林志民说。

尽管在香港长大,但林志民很早就扎根内地,耕耘内地金融业。对于陆家嘴近30年来的变迁,他自然十分有话语权:不到30年时间,陆家嘴就成为高楼林立的全球金融机构汇聚地,这不就是内地以及上海发展的最好证明吗?

“当然要选择上海了!”

1918年底,东亚银行秉承“为祖国策富强”的理念在香港成立,是香港最早的华资银行之一。随后的1920年,东亚银行就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分行,并很快在上海外滩建设了专属的银行大厦。上海成为东亚银行在内地发展的起点,而从那时起,东亚银行的内地业务从未间断。

1990年,从英国留学回到香港的林志民,被东亚银行聘用。入职不久,他就迎来了重要转折点。当然,这一切与内地有关。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在香港的外资银行普遍看好内地经济发展释放的政策红利,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与其他外资银行不同的是,东亚银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虽然经过多年在内地市场的拓展,东亚银行在内地的业务已具备一定规模。“但那个时候,多数香港人并不愿意去内地工作。”林志民的不少同事也对“北上”心存疑虑。不过,林志民却不这么想。初生牛犊不怕虎,“去内地工作,不仅加工资,升职也快,对于我这样一个‘单身狗’来说,何乐而不为?”说完后哈哈大笑的林志民,并不像大多数金融高管一样不苟言笑,反而亲和力十足。用东亚银行员工的评价是,“林行长很接地气”。

刚开始,他被派到广州分行,负责分行筹组。谈到筹组过程中的曲折,林志民回忆说,由于当时内地金融业刚刚开放,内地国有大行对于外资银行的态度也比较谨慎。当他们准备把1亿元注册资本从香港汇到广州时,还历经了一番波折。

由于业务突出,在广州工作了不到1年时间后,本科学地理、硕士学市场营销的林志民就被提拔到东亚银行厦门分行,担任行长一职。那一年,他只有28岁。任职厦门分行行长期间,厦门分行的各项业务迅速走上轨道。也正因此,1997年,林志民被香港总部派往中国台湾地区筹办开设台北分行事宜。2000年,他又回到大陆,出任东亚银行大连分行行长。

在两岸三地的多个城市都工作过,但每当林志民回忆过往,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2006年东亚中国在上海的筹组。

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发布,拉开外资银行法人化改制大幕,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由此前的“分行主导”进阶为“法人主导”。第二年3月,银监会对首批四家外资银行本地注册法人银行进行正式验收,东亚银行成为首批获得银监会批准改制的外资法人银行之一。

在首批成功转制为内地法人银行的四家外资银行中,汇丰、花旗和渣打都在2006年以前就在上海设立了内地区域总部。而东亚却是唯一一家没有设立过内地区域总部的外资银行。

由于起点不同,无论是在公司业务、法律章程还是人力资源方面,东亚都不及上述3家银行。不过,2007年4月,起跑慢一拍的东亚却和其他3家外资行同一天开业。对此,业界也一片惊叹:东亚的效率太高了!

此前没有设立中国内地区域总部的东亚银行,自然而然也把内地法人机构选择落户在上海陆家嘴。“当然要选择上海了!”林志民说。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香港和东亚银行的今天

与林志民从分行行长一路升职到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一样,东亚银行在内地的发展也驶入快车道。

与内地的其他外资银行相比,东亚银行来自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和内地同根同源。“因为语言相通、文化背景相同,我们有优势更加精准地了解内地客户的需求,及时把握市场、政策的变化,也更易于将国际金融与本地市场结合起来,带给客户优质的服务体验。”林志民说。

依托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机遇,东亚银行在内地的经营规模不断增长、业务种类逐渐丰富,业务持续稳步发展。“随着内地金融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与香港市场越来越紧密的互联互通,港资银行在内地市场的发展迎来了更多市场机遇。”林志民介绍说,目前,东亚中国是内地分行网络最庞大的外资银行之一,营运网点遍及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市,且是首家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借记卡、信用卡及金融IC借记卡,首家在香港发行人民币零售债券、首家在内地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及同业存单、首批在上海自贸区内开设网点的外资银行。

“可以说,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就没有香港和东亚银行的今天。”林志民建议,香港年轻人能多学习和了解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发展,多来内地走一走、看一看。去年,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的东亚银行,将位于外滩的东亚银行大厦整修翻新,并把大厦的一层和夹层改建成“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为公众全方位展现两地金融发展及社会变迁的进程。“我们希望借此为促进沪港两地交流尽一份力。”林志民说。

越来越像个“内地人”

目前,这家来自香港的银行业“百年老店”仍然将成为“最佳本土化的外资银行”作为自身的发展愿景,“我们既要做中资银行里的外资银行,也要做外资银行里的中资银行。”林志民说。这种本土化不仅仅指人才、产品的本土化,还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在林志民的主导下,东亚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越来越接地气。

采访当天,林志民刚从内蒙古乌兰察布回到上海。他这次去内蒙,不是为了开拓当地的金融市场,而是去做公益。

内蒙古乌兰察布“萤火虫乐园”落成典礼

在内地工作生活将近30年,林志民越来越像个“内地人”。除了不再那么港味十足的普通话,脱口而出的“一把手”等“内地味”十足的词汇外,自言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的他,也开始更深层次地思考如何更好的履行社会则是,“反哺”内地。

2009年,东亚中国携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共同设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东亚银行公益基金”。这是内地首个由外资银行发起的公益基金。目前,该公益基金筹集的善款总额已达到人民币8233万元,主要的公益项目之一——“萤火虫计划”已持续开展了近十年,在全国落成启用“萤火虫乐园”至2019年底将达100所,覆盖27个省市自治区。“‘萤火虫乐园’具体指在物资匮乏的乡村学校建立含书库、课桌椅、电脑、网络等电教设施的教室。”林志民介绍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白音察干第二小学学生在“萤火虫乐园”使用电脑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偏远地区提升师资力量,东亚银行公益基金还组织乡村教师及校长培训。从2013年起,每年暑假,东亚银行公益基金都会从资助的“萤火虫乐园”学校中选拔乡村教师和校长赴省级城市或上海参加培训与交流。近年来,东亚银行公益基金又发起“支起一片天”长期支教项目,从社会招募志愿者向大凉山等偏远山区输送优秀老师。

此外,于2013年启动的“民间公益组织资助计划”,在全社会范围内寻找优秀的民间公益组织项目,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助推其落地实施以惠及更多人群。目前,该计划已资助42个NGO项目,通过持续扶持“青聪泉”“阳光善行”等优秀民间公益组织项目,为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失独家庭、临终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做公益的林志民,对内地公益的思考与认知也在不断加深。“当前,内地的公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对公益的理解也更深了,公益正变得更有温度。”林志民说,“早年间的公益,更多是单纯地捐钱和物资。而今,企业对于公益项目的深度参与和精细化更加明显,不再是简单地捐赠,而是更注重满足深层次的需求。”

栏目主编:洪俊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