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现实版“潜伏”再现!九旬老党员在普陀主题教育党课上讲述当年故事
分享至:
 (1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2019-09-19 09:25
摘要: 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表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老领导、老同志倾情奉献的初心故事,是对接过接力棒的新一代普陀人的最好激励。“我们要结合主题教育,将老一辈普陀人守住的初心传承下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接力棒牢牢握在手里,跑好每一棒,谱写新时代普陀发展新传奇。”

“他们在家里开会,我就时不时用银元在桌上敲几下、滚几下,让邻居和房东听起来像是一伙银元贩子在数银元。”

“有的同志路不熟,我就以买菜为名,到小菜场去将接头人领来。”

“为了防止紧急情况,我们约定好暗号——窗台上的花瓶是空的,表示情况正常;如果花瓶里插花了,表示有危险……”

一场不见战火硝烟却更加残酷的生死斗争,随着姚连英老人娓娓道来,让现实版的“潜伏”真实再现。

“非常感动,深受教育!”

“被老同志‘圈粉了’!”

“这堂课听得很激动!”

昨天,普陀区举办了一堂党课——“听老同志讲初心故事”,这是普陀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特别策划的一堂党课。有着“赤色沪西”美誉的普陀区历来英雄辈出,这里是上海开埠后产业工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和党的早期组织重要活动地之一。

这次党课,普陀邀请了解放前在沪西参加地下工作的姚连英老人和许红梅老人,还有参与普陀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原区委书记谈柏元和原区长胡秉忠。他们四人中,年龄最大的90岁,年龄最小的71岁。


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党员积极抗日

1930年出生的姚连英,如今年近90,看上去仍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12岁那年,姚连英以童工的身份进入了当时以丝织被面闻名上海滩的大成绸厂。两年之后,这个大胆活泼、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受到绸厂地下党组织的关注,被安排去女青年会读书。在女青年会学习的那一年,姚连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她的能力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1946年初,姚连英正式成为党组织的一员。

“1946年五一节前,绸厂地下党发动工人举行罢工,提出争取8小时工作制、每周休一天等条件。作为新党员的我,代表工人同老板谈判。我那时个子瘦小,但敢说敢为,连老板看到我都‘买账’。”谈起当初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儿,姚连英老人依然很自豪。

“我们自编自演话剧《暴风雨》,我们唱道‘阿拉劳工真辛苦,日做夜做,还是肚皮饿!’有工人就流下了眼泪。地下党负责人对演出效果非常满意,同时,地下党也赢得了更多工人兄弟姐妹的信任。”

经过种种磨炼,1947年,组织安排姚连英担任党小组长。当时的丝绸地下党为提高战斗力,在沪西长寿路一处亭子间悄悄组织了学习。地下党负责人陆文才在讲课时,被“小姑娘”姚连英抢白了一句,陆文才对这个敢说敢做、性格活泼的小姑娘留下了深刻印象。

1948年,天快亮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疯狂残酷。3月中旬,上海地下党的一位负责人被逮捕,还被搜到一份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名单,一场按图索骥的大逮捕开始了。3月21日,春寒料峭、寒气袭人的日子,大成绸厂几十位地下党员在厂中相继被捕。而姚连英则因为递送支援“申九工人”的募捐款,躲过一劫。

姚连英和陆文才装扮成新婚夫妻,以回家省亲为由离开上海,隐蔽在浙东乡下。“熬过几天,陆文才感到这次大搜捕情况严重,必须要返回上海查清原由,恢复组织。我继续在乡下‘潜伏’着,等待指令。一日,陆文才同志寄来一封信,叫我帮他做一双棉鞋,还附上一张鞋样纸。我看着鞋样纸,为什么要做鞋呢?他明明知道我不会做。突然眼睛一亮,原来这是一张报纸剪成的鞋样,上面有则新闻:地下党工会负责人陶某叛变了。陶某,我熟识他的。原来,这是地下党用暗语提醒我。”

大逮捕过去一个多月后,姚连英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重返上海。不久,组织决定选调她再度假扮“陆太太”,掩护陆文才开展工作。实际上,“假扮夫妻”的日子没过多久,1948年8月,陆文才郑重其事地告诉姚连英“组织上同意我们结婚了”。从此,假夫妻变成了真正的革命伉俪。他们利用化名更换身份,在河间路、眉州路租下了脚踏车行,继续“潜伏”。

“当时经济困难,为了装模作样隐蔽身份,‘陆老板’西装里的衬衫是没有袖子管的,只是个假领头。而‘陆太太’是烫头发,穿旗袍高跟鞋。为了显得老板家里有钱,有时我特意将仅有的3块银元,放在兜里叮叮当当响,好让楼下邻居知道我家在数银元。”

当时,姚连英还担任了地下党交通员。她每次要把印好的宣传品分送十多个联络点,每次回家,为了保证安全,她还要特意七绕八弯兜圈子。姚连英老人说:“我日日夜夜配合着地下党的活动,随着红旗插遍上海滩,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那一天——1949年5月27日。”


解放初期,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1932年出生的许红梅,不到14岁就进了上海大同纱厂当工人。“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窗和门都封闭着,还要打喷雾。喷了以后纱不会断掉,但人在里面很不舒服,不通风、不透气、很热,夏天衣服都是潮的。”

后来,许红梅下班后到女青年会读书上夜校学文化,并得以经常跟着党支部的负责人薛大姐一起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活动。“后来薛大姐介绍我入了党,当时入党是不填志愿书的,入党不可以告诉别人,父母都不可以。参加共产党就是要不怕牺牲,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要是让国民党抓住是要牺牲的,那个时候我还小,但我不怕牺牲。我想如果被抓住了,牺牲就牺牲,就是这个想法。”

解放后,组织安排许红梅担任厂里的党支部书记,“我那时候21岁,扎两个小辫子。到厂里后,大家说怎么派来个小姑娘,还扎两个小辫子?他们想派个支部书记来,总归要来个年龄比较大的老同志。我想这个小辫子也不行,就剪成了短头发。”许红梅笑道。

当时市里面关心工人住房问题,在曹杨新村造了新中国第一批工人新村。“红的瓦,白的墙,造得很好,分给我们厂十几套,这些房子分给谁?党支部和工会讨论下来,要分给先进生产者,还有住房困难的人。并且达成一致意见,共产党员和干部不参加分房,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当时报名的住房困难的有二十几户,但房子只有十几套,我们就组织住房困难的人一家一家去看,有的同志看了以后觉得人家比他还困难,就自动退出了。十几套房子分好,名单一公布,大家都没意见。”


和平建设年代,借天借地改出新天地

1989年,谈柏元从空军大校飞行员转业到普陀区工作。“又破又大,非常穷。”普陀区原区委书记谈柏元说,这是普陀给自己的第一印象。“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吴邦国来普陀调研时对我说,‘你们普陀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一条像样的街,没有一幢像样的楼’。话虽不多,却点中了制约普陀发展的要害。那时候的普陀,一年财政收入不到两个亿,十个中心城区排名倒数第一。”      

与老书记谈柏元的感受一样,在普陀区原区长胡秉忠看来,改革开放前的普陀底子薄、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在上海算是“穷街”,在人们眼里是“又破又烂又丑”的形象。

鉴于这种情况,谈柏元召集班子成员研究确定了“抓机遇、打基础、兴功能、树形象”的建设发展指导思想,制定了详细的方案,首先提出了“九路七桥一匝道”的改造规划。之后几年,实现了曹杨路、武宁路、长寿路拓宽等多项工程,做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竣工交付使用,为普陀区招商引资创造了基础条件。除此之外,桃浦工业区的调整改造、苏州河普陀区沿线纺织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使普陀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区改造亮点频出。普陀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旧区改造等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和收获期。

旧区改造是事关老百姓所盼、所想、所急、所愿的民生大事。普陀区的“两湾一弄”(即潭子湾、潘家湾、王家宅)是上海有名的棚户区。当时的市领导说,“‘两湾一宅’改造是一场淮海战役”,改造的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1998年,“两湾一宅”改造摆上了市区的重点改造项目。当年6月25日,区政府与中远集团上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两湾一宅”地块协议,当年12月21日举行了“中远两湾城”开工典礼,时任上海市四套领导班子一把手全部来参加开工典礼,这在上海旧区改造史上从来没有过。

“动迁过程中,各方面工作量都很大、难度也很大。当时,区政府真的是举全区之力,调集区和街道、居委会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组成若干个工作组深入到‘两湾一宅’和居民家中去做工作。搬迁的时候,最多一天有两三百户居民同时搬,这对没有一条像样路的普陀来说,困难可想而知。”胡秉忠说,“区政府专门成立居民搬迁协调工作组现场办公、现场指挥、统一安排调度车辆,统一规划车辆行驶路线,并与周边单位协商破拆围墙打开车辆临时通道,全力保障居民搬迁。”

“6月底签协议,12月正式开工,3年初具规模,7年基本建成。”谈柏元感慨道,“不容易啊!一个月动迁一千户,没有上访,没有强迁,没有留下后遗症。现在每次经过中远两湾城,都感到很欣慰。”


新时代党员干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当天,普陀区全体局级领导,各处级单位主要领导集体在现场聆听了这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同时,党课以视频直播形式覆盖至全区各单位所有处级干部。

听完姚连英、许红梅等老同志的初心故事,区委政法委青年干部金鸣直言被他们“圈了粉”。“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同志们面对生死考验,用心坚守信仰,铁心赤胆忠诚。在新时代,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奉献的本色不能改,要用心用情、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非常感动,深受教育。”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肖立说,回想自己从大学时期入党至今,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逐渐成长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通过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恪守初心、坚定使命,锤炼忠诚于党的意志品质,尽心竭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普陀‘两区’建设和‘三个转型’。”

甘泉路街道社区党政办主任宋雅君认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立足岗位,筑牢基础,奉献岗位,担当使命。使命不在于轰轰烈烈,贵在平凡日常中彰显伟大。基层干部就要把党的政策落实好,落实到每一项为民实事中,把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里。

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书记马理路感慨道,老同志们的初心故事里,有“誓死保守党的秘密”的英勇无畏,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平凡坚守,有“困难面前绝不低头”的奋斗情怀,有“借天借地也要改出新天地”的魄力担当。“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陀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更应是普陀未来的创造者、推动者。把这份永远跟党走的政治信念传承下去,把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融入行动,是我们每个新时代普陀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担当。”

长风新村街道清水湾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王晓航说,听了这堂党课,内心十分激动,感受到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我作为居民区党组织书记,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继续保持艰苦实干作风,全面准确把握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百姓创造和谐美丽的居住环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幸福普陀做出应有贡献。”

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表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老领导、老同志倾情奉献的初心故事,是对接过接力棒的新一代普陀人的最好激励。“我们要结合主题教育,将老一辈普陀人守住的初心传承下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接力棒牢牢握在手里,跑好每一棒,谱写新时代普陀发展新传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