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中国学论坛|滨下武志:把“现实中国”与“历史中国”更好对接起来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夏斌 2019-09-12 06:26
摘要:“我的目的,就是要从亚洲国家的立场和视角出发来设定研究课题,以加深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全面理解。”

熟悉滨下武志教授的人,都说他生性严谨、不苟言笑。但在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他成了“说话最多”的明星。昨天(11日),获颁中国学贡献奖的滨下武志,在现场记者的争相提问下,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他强调,自己不是“西洋派”“国史派”,而是“亚洲派”;又笑称,自己中文之所以“还不错”,是因为把中文当成文学来学,“授课的八位老师都是研究鲁迅的,所以能学到很深度的中文奥秘”。

在同行眼里,滨下武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资料发烧友”。为了详尽收集和发掘历史资料,滨下武志常年坚持在日本、中国以及欧洲和美洲四处奔波,很多大学和图书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早在上世纪80年代,滨下武志就从中国的东北地区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南,途经浙江温州、福建,一直走到珠三角,为的就是把“现实中国”与“历史中国”更好地对接起来。

传统上,日本的研究风格偏于精雕细琢、具体深入,但有时难免有就事论事、一叶障目的弊端。可是,滨下武志的研究不会让人产生这样的印象。即使是探讨具体的问题,他也注重从历史的长时段着眼,小中见大、融会贯通,令人耳目一新。

凭借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精深造诣,76岁的滨下武志俨然成为日本“回到亚洲”思潮的领军人物。他所构建、丰富的“海域史观”学派,跳过传统的“地域”研究法,引入全新的“海洋”视角,以此来重点考察亚洲海洋领域特别是东亚海洋经济活动的规律,所得到的亚洲认识更具新意。

“在历史研究者眼中,欧美长期以来被视为坐标轴,亚洲只不过是围绕这一坐标轴运动的一个函数而已。我的目的,就是要从亚洲国家的立场和视角出发来设定研究课题,以加深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全面理解。”

滨下武志认为, 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有着各自的历史传统,但也有可以共享的内在纽带,这就是长期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贸易圈。这个经贸圈以中国和印度为两个轴心,以东南亚为媒介,通过互市贸易等官营贸易和帆船贸易等民间贸易, 并以亚洲区域内相对独立的白银流通圈为基础而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经济有着非常明显的地方性特色,但也具有深厚的海外联系,历史上曾经缔造出一个庞大的中华经济网络。”滨下武志认为,这一经济网络的形成,得益于历代华人移民向南洋扩散。扩散不是“离散”,是“散”而不“离”,通过海域网络连接起了中国与世界。

在滨下武志看来,全球化正在步入新的阶段,这一现实要求东亚区域化进一步发展。同时,伴随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如何在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创立一种新的平衡与循环,值得海内外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为了应对这一根本性变化,我们需要创建遍及全世界、打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网络。”滨下武志认为,这可以从中国传统和亚洲历史中汲取智慧。

【人物简介】

滨下武志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授、东京东洋文库研究部长。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龙谷大学教授。2017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等。著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