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治 > 反腐记 > 文章详情
【巡察故事】小区里的“养老院”风波
分享至:
 (1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段继涛 闫漫 2019-08-26 19:06
摘要:居委会把盖有公章的建设图纸在小区内公开,并耐心为居民讲解,逐步消除大家的疑虑。

“小区内要建养老院?”一石激起千层浪。自2015年12月起,位于徐汇区某小区北门外的一栋公建配套用房可能要建成养老院的消息,在该小区业主微信群中迅速传播开来,并险些酿成一场风波。 

2016年4月项目审批、2016年6月立项报建、2017年7月装修和设备采购初步完成……随着“养老院”雏形初现,小区业主开始不淡定了。

2017年8月起,该小区的部分居民通过反复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甚至上访等形式,表达对该处公建配套用房功能设置的不满,投诉量超过200人次。与此同时,有关这一问题的信访件也寄到了当时正在徐汇区委巡视的市委巡视组。

“这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一定要查实。”市委巡视组将该问题作为巡视移交事项,移送给徐汇区委。该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响应,区委政法委领导和分管副区长等相关负责人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实地走访现场、开展专题研究,并牵头召集区相关部门及街道专题协调,就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方案等达成共识。

该小区所在的田林街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通过接访、现场疏导、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厘清居民诉求、搭建解决平台、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同时,徐汇区纪委监委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将这一问题的协调和解决纳入日常监督,倾听群众诉求,持续关注工作进展并协助推进。

经过实地巡察和情况核实,徐汇区委决定采用“法、理、情”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在全面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主动公开,避免业主因不明真相而产生不良情绪,打破信息不对称、不公开造成的沟通“壁垒”。

根据徐汇区委要求,徐汇区相关部门会同田林街道,与小区业主面对面,召开“圆桌会谈”。会上,工作人员表示,该栋房屋的功能定位、社区服务项目设置流程均合法合规,并详细介绍了两处用房的功能定位,打消了小区业主的疑虑。

从维护居民利益角度出发,经充分论证沟通后,徐汇区委将该养老设施建设项目进行部分调整。从120张床位的养老院,调整为“长者照护之家”,配备49张床位,同时保留老年人日间照料和社区服务。

2017年9月5日,一封《致社区居民书》在小区内张贴,上面公布了关于公建配套用房功能定位的具体方案。居民们看过之后,纷纷点头默许……

然而,在该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周慧珠看来,居民们看似接受了该规划方案,实际上依然心存疑虑,担心项目做着、做着就“跑偏了”。为此,居委会把盖有公章的建设图纸在小区内公开,并耐心为居民讲解,逐步消除大家的疑虑。

同时,随着居委会牵头组建的折纸班、书法班、歌唱班、烘焙班、青少年群等举办,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的关系越发热络起来,养老院引发的矛盾逐渐平息下来……

这个活动中心经过“华丽变身”成了田林街道“邻里汇”。2018年8月,“邻里汇”正式运营,通过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叠加,逐步扩展和丰富服务功能,提供面向社区全年龄段的服务,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公共客厅”。

“邻里汇”设置有党建服务站,并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法律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等,老人在这里享受便捷购物和配餐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和娱乐。据介绍,该场所运营至今,共开设各类课程27门,开展活动483场次,参与人群包括全年龄段计1.1万余人次。

其中,倍受小区居民关注的“长者照护之家”,按照规定一共设置了49张床位,主要开展老年人的短期托护服务,定制“嵌入式”为老服务,提供日间照料、康复训练、营养膳食等,让社区养老不再是难事。

“养老院”风波最初因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信任而起,险些造成群体矛盾。最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在于地方党委和政府把群众需求和民生福祉放在了首要位置,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充分倾听群众的诉求。一件原本令居民忧心忡忡的事件,变成了一项幸福感十足的民生工程,让群众感受到巡视整改的实际成效,心里敞亮了也满意了。

栏目主编:陈琼珂 文字编辑:陈琼珂 题图来源:董天晔摄(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