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复旦公卫重大研究刊《新英格兰》:652城市样本证实空气污染与健康影响呈无阈值上升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19-08-22 15:56
摘要:复旦大学公卫学院重大研究刊于《新英格兰》:24国652个城市全球大样本得出结论,空气污染与健康之间没有“所谓的安全值”

空气中的颗粒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到底几何?长久以来,大众知晓空气污染影响健康,概念与相关数据却呈现模糊状态。今天,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传出喜讯,该院阚海东教授领衔团队,通过全球范围多国、多城市研究合作,确证“颗粒物空气污染的显著健康危害”,研究成果今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刘聪、副教授陈仁杰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阚海东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雾霾近年来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健康危害,然而由于地区差异、方法学的不统一性、报道偏倚等等,导致研究间结果可比性较差。

针对上述情况,研究团队组织了多国多城市研究平台(MCC),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空气污染研究专家倾力合作,进行了一项全球范围内652城市的颗粒物空气污染与居民死亡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短期暴露可显著增加居民的死亡风险。短期内细颗粒物浓度和粗颗粒物浓度的增加,与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和呼吸道疾病死亡之间存在统计学的显著相关性。在低于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限值之下,暴露反应曲线呈近乎线性增加,且不存在明显的阈值,提示应进一步收紧空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标准和政策。

阚海东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早前,复旦大学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环境与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主题聚焦在气候变化。团队参与研究过程中,将关注度进一步聚焦在空气污染领域。这也是由中国科研单位主导的相关领域首个多中心研究。“研究最大的难点在于数据的收集及协调,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环境数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彼此之间怎样达成共识。”专家表示。

耗时近五年的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系统评估了颗粒物空气污染对居民死亡的影响,并探索了这种影响的地区、城市和人群分布特征,拟合了具有全球代表性的颗粒物急性暴露反应关系曲线。阚海东表示,“通俗地说,就是我们首次画出了基于全球尺度的‘空气颗粒污染与健康’曲线,这将为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流行病学证据,同时为主要国家和组织未来采取公共卫生措施、降低空气污染的疾病负担提供了科学依据。”

专家进一步解释:研究得出的最主要结论就是“空气污染找不到安全值”。通过全球最大样本的研究发现,空气颗粒污染与人体健康呈现“无阈值直线上升”,也即,不存在“低于哪个指标即对人体没有危害”一说。这意味着,政府在推进空气治理过程中应该考虑持续、长久,而非达到一个目标就此作罢。

此外,研究同时揭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与健康影响各有不同。例如,中国城市与美国、非洲城市的空气与健康关联不尽相同。这背后存在怎样的化学、物理元素,将成为团队下一步深入研究探索的关键内容。

专家述评

清华大学医学院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底骞教授

(2017年以第一作者在《新英格兰》发表论著《美国空气污染和老年医疗保险人群死亡率的关系》)

作为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学者,阚海东团队的研究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中国学者主导、多国研究人员合作、具有全球视野的研究。治理空气污染是具有本地特色的环境问题,也需要因地制宜。团队研究发现细颗粒物造成死亡率的升高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背后原因可能是人群易感性不同,空气污染的成分差异,以及空气污染的浓度不同(死亡率和空气污染两者关联不是完全线性的,所以不同浓度下单位浓度空气污染的升高导致的死亡率增加会有差异)等。在估计本国本地区空气污染造成的疾病负担或做相关的经济政策分析时候,团队提供了科学数据,并指导治理空气污染需要充分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地区结果。

题图来源: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提供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