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沿着上海古老海岸线“古冈身”,来盘东西两侧的上海民居发展脉络
分享至:
 (1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大纬 2019-08-15 09:15
摘要:上海这种特殊的地理地貌,导致了古冈身东、西两侧成陆年代和地耐力(地基承受能力)的巨大差异,从而带来了民居形式的巨大差异和变化。

 上海历史博物馆二楼“古代上海”馆,展示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广富林文化等极为丰富的古代上海历史遗存,用实物的形式向人们证实:上海并不是直到近代才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大都市,上海的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

 

  上海“古冈身”的贝壳砂标本

 一个采集自上海古老海岸线——“古冈身”地带的贝壳砂标本,给出了答案:早在六七千年前,因长江海水沉积的泥沙和贝壳,发育出一条上海的古海岸线,它是自常熟福山起,经太仓、嘉定娄塘、方泰、闵行七宝、上海马桥直至金山漕泾一线的一条沙堤,西北—东南”走向,比海平面高出几米,由此,古冈身以西区域得以免遭海水的侵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古冈身是大自然的赐予,是上海滩逐渐成陆的有力佐证。

          

     上海古冈身图(阴影部分)

 一条古冈身把古代的上海分成了东西两大版块,古冈身以西的地域,成陆较东部地域早了几千年,现松江、青浦和金山地区座落在这个地域,而嘉定东部、宝山、闵行、浦东新区和上海市区等地区,则座落在冈身以东成陆晚得多的地域,这里曾经是汪洋一片,后来逐渐成为沼泽地和滩涂,今日的上海是先民栉风沐雨、寒耕暑耘、围垦作业的丰功伟绩。

 此外,在古冈身的东侧,上海还有两条古海塘线,浦东的下沙、周浦、航头和新场一带,有一条距今1700年的唐海塘线,龚路、川沙、大团和奉城一带,则有另一条距今1000年的宋海塘线,它们是上海先民与海争地,变沧海为良田的杰作,见证了上海城市成陆的年轮。

上海这种特殊的地理地貌,导致了古冈身东、西两侧成陆年代和地耐力(地基承受能力)的巨大差异,从而带来了民居形式的巨大差异和变化。那么,上海的民居究竟发生过哪些变化呢?


乡村民居: 庑殿顶到歇山顶

    

  落戗屋

经调查,冈身西部成陆较早的松江、青浦和金山地区,乡村中曾经普遍存在一种叫落戗屋的古民居,它具有独特的大屋顶,冬暖夏凉,屋面由四个斜面组成,有六只向上翘起的戗肩。或一字联排,或围合成三合院和四合院,这种屋顶的形式属于汉民居五大屋顶中庑殿顶的范畴,它是我国古代最高级别的屋顶形式,当地土壤的地耐力完全能够承受建造这种体量庞大的民居,目前留存的完整落戗屋,非常罕见。

 

 歇山顶的农舍        

 

 航头镇傅雷故居四合院绞圈房

冈身以东的地域,成陆较晚,当年处处是沼泽地和滩涂,故有“上海滩”之称,土壤的地耐力很低,仅能承受建造穿斗式(立帖式)木结构加填充砖墙的轻巧木结构农舍,这种体型比较矮小的民居,具有独特的歇山顶屋顶形式,屋顶的端口呈现出一个三角形的山花。或一字展开(一埭),或围合成为三合院和四合院,称为绞圈房。这种绞圈房曾经在上海市区也非常普遍,一统天下。

在这条特殊的古冈身两侧,乡村民居从庑殿顶的落戗屋演进为歇山顶的绞圈房,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地理地貌产生不同民居形制的道理。我国地域宽广,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地貌和民俗民风孕育出丰富多采、林林总总的民居形制,都是稀缺的遗存,弥足珍贵,值得精心呵护。

上海浦东新区航头镇王楼村西傅家宅的傅雷故居,原本是破败的明清老宅,在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和古建筑专业修缮施工人员的通力合作下,根据考古资料和现场地基的留痕,修旧如旧,仅仅花费半年的时间,就完全恢复了老宅的样貌, 可喜可贺。据施工人员介绍,绞圈房的四个歇山屋顶修复难度相当高,修复每个歇山屋顶都花费了五天的时间,才能聚拢。在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等级中,歇山顶仅次于庑殿顶,排名第二。我们应该为修缮这些古民居的能工巧匠们点赞,更希望他们的营建技艺后继有人。

落戗屋和绞圈房继承了中国古建筑屋顶艺术的衣钵,光大了汉民居的精髓,是先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集镇民居:从单坡顶到双坡顶

上海古冈身东西两侧的乡村民居有上述的变化,那么,东西两侧的集镇民居有什么变化呢?

  

 松江泗泾古镇老街鸟瞰图

 恰好,冈身以西的松江泗泾古镇有一座35.18米高的安方塔,登上塔楼可以鸟瞰泗泾老街的古建筑风貌,好一番江南水乡民居的景象,白墙黛瓦,一览无余。

 

无锡小娄巷风貌区的三合院和四合院厢房与檐廊的单坡屋顶

江南水乡民居中,有的是依水而建的吊脚楼,有的则是天井式院落合院,这种合院可以分为三面有房的三合院(又称“三间两厢”、“一正两厢”)和四面有房的四合院(又称“对合”),它们的共同特点不仅仅是白墙黛瓦、中轴对称、居中仪门、落地长窗、木雕砖雕以及素面朝天的天井,其实,它们最重要的是厢房或檐廊都是单坡屋顶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松江泗泾古镇老街和无锡小娄巷风貌区的鸟瞰照片中,看得一清二楚。

 

 嘉定娄塘镇人民街110          

  金山枫泾古镇的二层楼房

嘉定娄塘镇人民街110号的二层楼房和金山枫泾古镇的二层楼房,它们的立面何其相似?然而,它们却分处上海南、北两地,为何它们民居的形制完全相同,都是“三间两厢”的三合院江南民居形制呢?这就是地域的特征,它们同属于古冈身以西的地域,民居形制同属江南民居的范畴,所以,三合院东、西两侧厢房具有单坡屋顶的特征。

古冈身以西的集镇,目前仍然留存不少上海地区的江南合院民居,它们和江浙一带的江南合院民居一脉相承,属于同一血统,因为,它们都处于成陆年代久远的同一地域范围内。

古冈身以东集镇的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例如临海的高桥古镇、高行古镇和川沙古镇等等,它们是上海著名的营建之乡,曾经诞生过众多的能工巧匠和建造了大量的绞圈房和上海石库门民居。

 

浦东新区高行镇咸宁弄“高(筶)圈房”     

 浦东新区高桥镇黄文钦宅

上海石库门研究专家娄承浩先生曾经在十几年前进行过一次农村调查,拍下了一张高行镇咸宁弄楼房的宝贵照片(此房已被拆除),当地人称它为“高(筶)圈房”(其实是绞圈房的谐音),从立面上看和江南民居大相径庭,区别就在于它两侧厢房的屋顶皆是人字型的双坡屋顶,在无人机航拍下的绞圈房,其双坡屋顶的特征,一目了然,具有独特性和排他性,也即上海附近的其他地区,罕见有这种屋顶样式的古民居,而浦东新区的高桥古镇上则普遍都是这种双坡屋顶的二层三合院,例如黄文钦宅。

在古冈身以东地域,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中轴对称的三面或四面绞接的双坡屋顶是其具有的共同属性,是有别于古冈身以西地域所有江南民居的第一特征,这与其所处的濒海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这种形制的民居具备绞接的双坡屋顶,有利于快速排泄雨水;压低屋面的檐口标高,有利于减少外墙面的受风面积,对年复一年地遭受台风和暴雨侵袭的地域,这样的民居形制得以延续几百年,说明这是该地域上海先民的正确选择。

 

   1948年徐家汇镇的绞圈房聚落

开埠之前,上海市区曾经是沟、浜、河交织的水网地区,到处呈现出一派小农经济农耕生活的景象,菜地、农田、绞圈房、小桥流水......,后来在租界和华界大量兴建石库门的时期,绞圈房的聚落遭遇了被大量征地和拆迁。不过,1948年的上海航拍图中还可以看到,在老城厢、徐家汇镇、龙华镇、法华镇、安福路、华山路、梵皇渡路、东诸安浜路、海宁路和通北路等地区,依然有许多绞圈房聚落,直至80年代以后,绞圈房大量消失并且被人们彻底遗忘。


 从街巷制到里弄

汉代的棋盘式的街道将城市分为大小不同的方格形状的坊,坊的四周设墙,称为里坊制。中间设十字街市,开有店铺,每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关闭坊门,严重地影响了店铺的营业。

到了唐代后期,如扬州等商业城市中,传统的里坊制遭到破坏,坊市结合,不再设坊墙,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夜市兴盛,城市逐渐从里坊制演变为街巷制。

 

  福州市的“三坊七巷”鸟瞰图

无论是里坊制还是街巷制,对近代和现代城市功能的分区,有着深厚的推动作用,形成了以方格网为基本单位的城市交通格局的基本形式,现代城市小区也经常以街坊为单位来建立居住小区。福州市至今保留有“三坊七巷”的遗存,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这里基本保留了唐宋的街坊制格局。

 

浦东新区三林古镇街巷制(天地图网站1948年历史影像)

上海地区的集镇,包括老上海的市区集镇,留下了许多街巷制的痕迹。与江南水乡周庄、南浔一样,这些集镇曾经都有一条或几条大街组成,大街两侧有一层或二层店铺沿街纵向联排,不断延伸,每个店铺的后面都有一进或几进合院,称为前店后宅或前店后作坊,沿着和大街垂直的方向,横向延伸,称为“巷”,由此形成鱼骨状的网状集镇布局,这就是上海近代的街巷制,直至1948年的航拍图中,三林古镇和其他上海市镇,仍能看到一些街巷制的样貌,它们是小农经济市场化的载体。

1853年至1855年小刀会在上海起事以及1860年太平军开始东征苏常沪,导致江浙一带的大批富豪乡绅逃进上海租界,住进以“里”命名的兵营式的联排木板房,其实可视作上海石库门里弄的雏形。由于木板房频发火灾,在租界工部局的干预下,以联排石库门取代木板房,石库门里弄应运而生。


石库门里弄的主弄和支弄

石库门里弄顺应上海的气候条件和江南地区的民俗民风,户户坐北朝南,联排布局的合院组成鱼骨状的主弄和支弄,支弄通往主弄,主弄通往大街,晚上关闭大门,非常安全。有的支弄通往相邻的里弄或直接通往大街,四通八达,十分便利。近代里弄实际上沿袭了古代街巷制的基本格局,从平面和空间上保持着可人的亲和力,以致曾经居住在内的上海市民,依旧流连忘返。

我国北方地区把横向联排的合院称为跨院,而南方则称为路(或“落”),中国传统合院民居的联排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举,嘉定和浦东地区常见多路联排的绞圈房,石库门里弄遵循合院联排的布局,其实就是一种街巷制和联排合院的综合体。

 


从“何陋轩”联想到研究民居演进的现实意义 

    

何陋轩的庑殿顶造型             

  何陋轩的歇山顶造型

“何陋轩”座落在上海松江方塔园东南角的竹林深处、古河道畔的小岛上,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同济大学著名教授冯纪忠先生的杰作,曾在南斯拉夫召开的世界五十名知名建筑师作品展览会上展出并作重点介绍, 1999 年荣获上海市建国五十周年经典建筑铜奖。被称作“全中国没有第二个能超得过的伟大建筑”,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竟然给予了这个建筑极高的评价。

“何陋轩”高 7 米,长 16.8 米,宽 14.55 米,总面积 510 平方米。其建筑造形仿松江地区的古民居“落戗屋”,四坡顶大弯屋脊形式,毛竹梁架,大屋顶,茅草屋,方砖地坪,四面环水,弧形围坪,竹椅藤几,古朴自然,与四周竹景互相交融,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而别具一格。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有歇山顶绞圈房民居的样貌,露出了标志性的三角形。

这一园林小品的建筑设计,完全摆脱了传统江南园林小品的设计风格,另辟蹊径,四面透空,忽略建筑墙体,注重屋顶的造型设计,获得了国际和国内建筑界的大加赞誉。冯纪忠教授借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命名此轩为“何陋轩”。在这个充满哲理的作品中,融合和囊括了上海地区两种主要民居的屋顶特征,既有落戗屋的庑殿顶,又有绞圈房的歇山顶,实乃大师之作,妙不可言。

任何一种民居建筑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记录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逐渐忘却,但民居建筑能够跨越时空而留存,“何陋轩”代表了地域的特色文化,从传统的民居建筑中发掘和解析出地域文化的精髓,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是当今研究民居演进的现实意义。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