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时髦阿姨站岗,模范租客值守,小店老板发了……魔都垃圾分类界“大城小事”
分享至:
 (14)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2019-08-01 06:30
摘要:或许,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上海推进垃圾分类的进程——

这个7月,上海如果有比气温更火热的事,那一定是垃圾分类!今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居民区垃圾开始分类定点投放,街道上的垃圾桶日趋规范并逐步减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正悄然发生。


06:50

桂杨园新村的租客上海话更灵了

“爷叔,侬垃圾分了伐?”“阿婆,侬今朝老灵额”……对于这个小区的居民来说,张菊荣不怎么标准却很有感染力的上海话,似乎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从今年六月开始,每天清晨7时到9时这个时间段,张菊荣都会提前几分钟出现小区垃圾分类的一个点位上。她现在每天六点出头就要起床,自己对付着吃点早餐,穿上绿马甲、带上黑手套,拿着火钳就上岗了。担心自己出过车祸的腿走路不快,她总会预留充分时间,从来没有迟到过。

50岁的张菊荣并不是上海人,她来自安徽宣城。都说外来租户是垃圾分类界的“一股泥石流”,但张菊荣颠覆了这种说法。她在桂杨园小区里住了五年,说长不长,却和小区居民从渐渐熟识到结下深厚情谊。她心很细,发现这里年岁大的住户很多,便经常帮衬着,常常打扫楼道预防老人滑倒,下雨天排水口堵了都会用手疏通。春节为了多挣些钱留在上海,却愿意自己掏钱买菜烧菜,为小区保安送上暖心年夜饭。除了平时在饭店打工的时间,居委会一有志愿服务任务,她总是随叫随到。

如今,张菊荣又主动报名当上了垃圾分类志愿者。作为一个靠“时间”打工养家的外来务工者来说,每天雷打不动花两小时在志愿服务上,着实感动了这里的居民们。正是因为她的作用,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越来越多了。

“我们那片分得最好啦,尤其是年纪大的居民。这一个月里更加省心。” 张菊荣感到很自豪。只有一次,一个居民骑着自行车扔垃圾,远远的“抛射”却把没投准垃圾桶,而是撒了一地,全甩到别人的车底下,然后扬长而去。她只能用火钳把垃圾一个一个掏出来,再分门别类扔进垃圾桶。她记住这个居民的长相,想下次提醒他,但几天后发现这个居民也分得很干净。


10:00

大学教授在“社区花园”进行厚土栽培实验

“在社区花园嫁接垃圾分类理念,简直是太完美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刘悦来从植物丛中抬起头,满脸兴奋。

杨浦区伟康路129号对面创智天地旁的“创智农园”里,刘悦来属于另外一个身份:公益组织“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创始人。他在这个一度堆满建筑垃圾的城市边角料地块里,建造“雨水生境”、规划“诗经花园”,别家的花园干干净净,四级碧绿,而他的花园有杂草有枯枝,却是一个更原生态的环境。

让人“掩鼻而逃”的厨余垃圾和宠物便便,在他那里都能化为一抔春泥。刘悦来说,用“厨余厚土栽培”中的绿色材料就是家家户户的厨余垃圾——先把厨余垃圾的水沥干,铺在泥土上,上面覆盖厚厚一层土壤,再铺设一层树叶或木屑、稻壳,再覆盖一层泥土,就像“三明治”一样层层加厚。夏天是培育“厨余厚土”的好时机,在这样的土壤上种植,一年都不需要施肥。而这种土壤的保水能力也非常好,过完一个冬天,明年就能大丰收。

农园里还配备“堆肥箱”,可以用来收集落叶和宠物粪便。这种容器制作很方便,用铁丝网或竹条围编成一个有一定高度的装置,把落叶和粪便收集起来,一层一层往上堆。到了一定程度,尤其是下雨过后,堆积物会往下沉,最终底部先变“熟”,熟掉的部分可以抽出来做肥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有氧发酵的过程,一周就可以降解,也没有气味产生。

刘悦来带着团队一起建设的“社区花园”,在全市已经超过60个。垃圾分类的推进给他带来很多新启发。最近,他正在鼓励社区居民自己动手,把家里不要的老式旧水槽、废弃旧轮胎等物品改造成具有田园气息的精致景观摆件,隐藏在花丛中;还在每个小区里都设有蚯蚓塔、堆肥箱、雨水收集器等能量循环设施,孩子们跟在他后面玩得无比开心。


13:30 

不撤桶的中海紫御豪庭让物业经理“挑不到毛病”

长风地区的高档住宅小区中海紫御豪庭采取的垃圾分类方式有些不一样。小区里增设了定时定点垃圾箱房,地面和地下车库各放置了一台“蓝鲸智能回收箱”,每个楼层并没有撤桶,但居民都签署了“军令状”,承诺在自家门口严格实行分类。

这个时间点,家家户户都吃完了午饭,该扔的垃圾也扔完了,正好可以巡查一圈。物业经理王朝林叫上居民志愿者邓贵珍一起,在每栋楼的楼道里开垃圾箱检查,看看谁家做得不规范。巡视半响,几乎无可挑剔。

这里的楼栋都是一梯一户,同一层楼两户人家之间有隔断门,隔断门中间的公共空间,放置着一干一湿两个垃圾桶。小区保洁工,会到每一层楼来收垃圾,因为户数少,谁家的垃圾没有分好一目了然,“追责”容易。

“这个月我们进步很大。”邓贵珍忍不住自夸。她说,小区从来没有为垃圾分类的事情吵过架、有过抱怨。一开始,她和其他志愿者发现有邻居分得不够好,会写张小纸条贴在垃圾桶上提个醒,第二天一看,纸条被拿走了,问题也不存在了。这段时间以来,楼组长群里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垃圾分类,一看到新的知识点、小游戏,都会转发到群里分享。前一段时间,居委会还组织小朋友学彩绘,在小区里绘制垃圾分类宣传墙。

在邓贵珍眼里,垃圾分类非但不是麻烦,还为她增添了生活乐趣。这会儿,小外孙女又拉着她去找“蓝鲸宝宝”了。这台名叫“蓝鲸”的回收箱萌萌的,扫码后可以通过感应装置打开不同的回收口,分类收集瓶子、旧衣物、废旧电池等不同类别的可回收物,它还有一套自己的积分体系。她还有点“玩不来”,外孙女已经在她的手机APP上积了300多分,据说,过几天就可以兑换一瓶洗头膏了。


18:30

华院住宅小区志愿者“山清水秀”站在垃圾箱房边

这天轮到退休居民任培雅任“当班”。她要在小区垃圾箱房旁的“小红屋”里执勤一个半小时,记录居民们的垃圾分类情况,并帮着在绿色账户上积分。

垃圾箱房开放前5分钟,任培雅“优雅”地出现了。她穿着“山清水秀”,手上涂了今夏流行的苹果绿指甲油,甚至还化了点淡妆。一如所有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老上海人,她可以算得上“内外两面光”,打点好自己的同时,家里也都安顿妥贴了。上岗前,任培雅已烧好老伴爱吃的小菜,吃完了晚饭,给自家的垃圾分好了类。不管是值早班还是值晚班,她都一样从容不迫,家务事和志愿服务两不误,还经常帮其他邻居代班。

“阿拉小区先走一步,实行垃圾分类比人家早了快一年,居民素质都老高的。”任培雅确实没吹嘘,记者看到,在这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华东政法学院教职员工宿舍小区,垃圾分类做得清清爽爽。投放时间一到,保洁员把一干一湿两个240升的大垃圾桶推到垃圾站前。居民们陆续来了,把扎得松松的湿垃圾袋打开倒出垃圾,再把袋子扔进干垃圾桶,手上一点都不脏。还有的居民把干净的空瓶、纸板箱等单独交给保洁员,作为可回收垃圾处理。半小时里,几乎无人分错。

天渐渐黑了,居民区书记李洪智出现在小区,任培雅有点意外。因为李洪智最近太忙,高血压又犯了,这天一早血压飙到180。她原本说下午去医院看病,放心地把小区“交”给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打算不回办公室。但看到温度那么高,想到垃圾分类的工作非常重要,还是忍不住晚上回小区看看志愿者。任培雅说,这个垃圾箱房旁的“小红屋”就是李洪智给志愿者们建的,遮阳挡雨,最近还接了个落地电风扇。“就是这样互帮互助,互相体谅,垃圾分类工作才能一步步往前推动。”


21:00

真如镇街道工作人员还在做工作笔记

“90后”朱琪是真如镇街道新媒体宣传干事。最近一段时间,她一直借着街道“官微”这个新平台宣传垃圾分类,眼看着硬件设施升级换代、居民的分类技能越来越有长进。

不久前,街道设计了一种“湿垃圾驳运神器”,满满一桶重达300斤的湿垃圾,单人就能轻而易举地推着上路。起因是高温天气恰逢湿垃圾产生高峰期,平均每个小区每天都能装满六七桶,每个桶足足有150公斤重。而全街道205个垃圾投放点位,驳运距离多在100米到300米之间。为了让垃圾桶减少损耗、一路顺利推到驳运点,街道工作人员几乎看遍市面上的搬运车,各种比对和试用后进行了三次改装,终于设计出一种完美神器。对此,朱琪拍了视频、写了文字,做了一期微信,创造了爆款。

同时,真如还在星河片区造了一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馆内知识普及、趣味实验、互动体验集为一体,也是小朋友的暑假科普好去处。朱琪也做了一期图文并茂的微信推文,阅读量同样颇高。

“好的方面要鼓励,但也要留意那些不文明镜头,通过适当的方式显示出来,给大家提个醒。”这几天,冒着高温,朱琪和同事一直在跑小区,发现一些现象:全新的垃圾厢房玻璃门紧闭,投放时间已过。一名来扔垃圾的阿姨左看右看,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索性把一个垃圾袋挂到崭新的门把手上,这包垃圾格外扎眼,几乎每名过路人都会对它望上几眼;还有一个老太太手里提着四包垃圾,看得出,她本来是分好类的,但没想到错过了投放时间,于是只能把垃圾袋一个个堆放在箱房门口,还不忘尽量把袋子放放整齐,以免垃圾漏出来。之后,其他居民也效仿,不到一个小时,垃圾箱房门口就堆了好几包垃圾。“怎样让居民更好地适应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如果确实难以定时投放,是否有其他办法解决……”她把这些思考写了下来。


23:00

印刷小作坊老板还在为垃圾分类赶工

温州人陈彦东在老城区浙江北路一带开了十几年印刷店,生意一直不闹猛,他怎么都也想到,上海这一股垃圾分类风潮,给他带来了新的商机。

就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他的业务突然多起来。不少广告公司找他设计制作垃圾分类宣传品,有分类垃圾桶上的标识,有活动用的宣传牌,还有各种环保袋、小贴纸等等,有的小贴纸,一要就是十几二十万份。为了这些订单,陈彦东每天都在加班加点,还在朋友圈里紧急招募印刷工、模切工、背胶工和质检工等等,工人缺口在10名左右。

原来陈彦东从来没关心过垃圾分类是什么,业务做得多了,他也成了半个内行,对于不同颜色的标识、不同种类的区分方法搞得清清楚楚。而他看待垃圾分类的视角也异于常人,每走到一处垃圾箱房边,他都会关注人家的标识材质到不到位、经不经得起风吹雨淋,印刷质量好不好、颜色用得准不准。每次看到他眼里的“豆腐渣”工程,他还会捶胸顿足半天:“这个怎么会做成这样?不如交给我重新做。”

不知不觉,这个外来小老板也融入了上海垃圾分类大潮。在他眼里,上海垃圾分类的推进速度很快,“大都市,真的不一样。”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受访者 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