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智库观点: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应“源”“策”并举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强 2019-07-30 06:51
摘要:打造高质量的创新之源,在此基础上精准施策,以“源”促“策”,以“策”升“源”,“策”“源”并举,这既是创新策源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上海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的现实路径选择。

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日益成熟,科技创新模式和科研组织形式的网络化和社会化趋势逐渐增强,“开源、外包、社交化、并行式”的创新体系开始推行,群体式、策略化、有组织的颠覆性创新初见端倪。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从单纯的实体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化为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随着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此消彼长,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的背景正发生深刻变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从外部获得关键核心技术日趋艰难。切实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掌握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当务之急。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明确提出“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的工作要求。作为“排头兵”和“先行者”,上海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方面必须有新作为,为全国做出表率。

从概念层面理解,“策源”指的是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从无到有”。从行动逻辑上理解,“策源”可以分解为“策”与“源”两个具体的行动方向,共同构成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的一体两面。

“源”主要指向条件建设,指的是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吸引和集聚人才、机构、技术、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资源,按照一定逻辑,构建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框架体系。创新之“源”包括“硬”和“软”两个方面,前者包括重要的科研基础设施、卓越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充沛的创新空间和产业载体、丰富的科技创新要素资源等;后者包括成熟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宽容的社会文化氛围、较高的公民科学素养、健康且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等。

“策”更多强调行动,即通过策划、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将“源”所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在宏观上,指的是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现和把握科技创新机会、培育战略性科技力量,发起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催生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则是指依托创新之“源”的基础性条件,策划和组织各类科研和创新活动、促进多元创新主体互动和合作网络形成、推动基础技术开发及工程化、开展新产品或服务架构设计等具体举措。

“策”与“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互为依托,彼此促进,呈现双螺旋交错推升的结构特征。“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策”的前提和条件;“策”进展至特定阶段,可以激发场效应,催生科技创新成果,并进一步推动“源”的内涵深化和能级提升。

2019年3月,上海发布“科改25条”,根据其设定的目标,到2035年,上海要建成富有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明显增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今后一个阶段,上海创新之“源”建设应聚焦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目标,加强重大科创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包括强化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的功能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索,发挥其科创核心载体功能、继续布局和加强其他重大科创基础设施、创新功能性平台及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结合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营建一批更具生机和活力的创新空间。二是加快培育和构建战略性科技力量。以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重点产业方向上,建成若干支贯通企业、高校及新型研发机构,能够直面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前沿竞争的战略“突击队”。三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深化部市合作,制订明确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在地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到2035年,争取有一批上海高校及其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行列。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涌现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出现若干位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图灵奖等最高科学奖项的获奖者。同时,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并拥有良好知识和技能储备的年轻力量,构筑全社会创新之厚基。四是构建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打好“长三角一体化”“全球城市”和“江南文化”三张牌,外引内育,硬软相济,涵养优质营商环境。充分利用上海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以及较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集聚更多科学家、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者,使上海真正成为长三角“创新动力引擎”和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枢纽。

在建设创新之“源”的同时,上海未来一个时期“策”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边建边干”。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与前沿交叉研究深入融合,积极策划和发起大科学计划,布局和启动大科学工程,加强原创性知识生产和技术供给,争取国际科技合作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二是“以事聚力”。部署突破性重大战略研究项目,集中力量,创新组织形式,实现若干“卡脖子”领域的实质性突破。同时,着力打通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的“堵点”,提升研发投入效率,将其更有效地转化为创新策源的条件,并将这些条件转化为科技创新的现实能力,将能力转化为科技成果,进而将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三是“系统赋能”。瞄准上海重点产业方向,依托逐步建立的战略性科技力量,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层次产学研合作网络,着力形成上海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能力,包括政府科创新治理、产业创新协同、企业自主创新、高校基础研究、社会服务多元创新主体以及公众创新创业等能力。四是“研以致用”。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为新兴技术构建更为丰富的社会应用场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改善民生和温暖社会的现实能量,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是“区域联动”。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合作格局,不断深化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加速创新要素的省际流动和融合。

打造高质量的创新之源,在此基础上精准施策,以“源”促“策”,以“策”升“源”,“策”“源”并举,这既是创新策源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上海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的现实路径选择。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