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登月50年,我们究竟在纪念什么?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章迪思 2019-07-20 08:01
摘要:很遗憾,50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的触角,并没有伸得更远。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阿姆斯特朗一句“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为世人所知。

50年里,登月产生的影响,渗透到全球的科技、文化,甚至经济、政治。

50年后的今天,人们齐声纪念。在这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个事实:以阿波罗11号为代表的整个美国太空计划,是当时冷战背景下大国间的政治博弈。论真实动机,它并不值得被那些宏大的词句修饰,比如“梦想”、“激情”、“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但从结果来看——或者说,将之视作人类的一项事业来看——它又的确足够激动人心。正如1962年,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的演讲中所说:“我们决定在这十年间登上月球,并实现更多梦想。并非它们轻而易举,而正是因为它们困难重重。”

月球,这颗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人类在对它的凝视、想象、观测、描绘中度过了几千年,然后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血肉之躯借助火焰的千钧推力,一举越过38万公里,踏上它广漠无垠的表面。那时距离航天事业先驱冯·布劳恩撰写“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原理”的大学论文,才不过30年。

想一想这些时间与空间的对比,想一想薄薄的几十页论文和庞大的火箭、登月舱之间的对比,你甚至可能浑身起鸡皮疙瘩。那是人类智识和想象力同现实的一次完美结合,也是人类所有高尚品格的高浓度凝聚。这背后还有成千上万工程师、程序员、乃至一针一线缝制太空服的普通工人的巨大付出。用“伟大”形容人类登月,不足为过。

人类登月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它与多部标志着人类想象力巅峰的科幻小说,有着或深或浅的隐秘关联,形成奇妙的互文现义。它让人不禁相信,处于人类智识之金字塔顶端的伟大的大脑们,无论相隔多远,终将汇合、共振。这也正是人类文明史让人着迷的地方。

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865年创作了《从地球到月球》,故事中某些细节和一百年后的阿波罗计划极为相似,比如宇航员的人数都是三位;发射地点都位于佛罗里达州,尽管具体地点稍有差异,但都接近海洋,也都符合纬度低于北纬28度的条件。凡尔纳想象中的月球任务,和阿波罗任务一样,返回舱都将落在太平洋。也许是为了致敬凡尔纳,阿波罗11号的指挥舱名为哥伦比亚号,和小说中发射太空船的大炮名字相同。

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及由库布里克指导的同名电影,和登月的关系则更为紧密。小说创作于登月5年前,电影则在拍摄阶段得到过美国宇航局的专业技术及资金支持,并在登月前15个月上映。于是,在阿波罗11号升空之前,人们已经通过电影知道了太空船和空间站的大致模样。看过小说和电影的宇航员们前往月球和太空,固然有既定任务需要执行,同时也肩负着另一层期许——人们希望他们能找到小说和电影中树立在月球表面的那块神秘黑色大石板。

当然,神秘石板是没有发现,但想象世界的小说电影,和现实世界的登月,已互相成就为经典。用克拉克自己的话说,《2001》撰写的年代,是在人类历史一个“大分水岭”的彼端,这个“大分水岭”就是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那一刻。经过这个分水岭,我们永远与过去的年代隔离了。 

登月那一年出生的人,如今已是知天命的年纪。而今天大部分社会中坚力量、青少年,都出身于“大分水岭”的此端,以至于我们常常想当然地把登月这件事作为默认预设前提接受下来,却很少去想它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 

自从1972年阿波罗17号最后一次登月至今,再也没有人类重返过月球。此后的40多年间,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互联网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建着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这固然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可是很遗憾,人类探索太空的触角,并没有伸得更远。

就航天工程而言,冯·布劳恩为阿波罗计划设计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力达140吨,至今仍无同类火箭可媲美;从基础物理学理论来看,继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既没有出现统一四种基本力的“大一统理论”,也几乎没有其他同级别的理论、学说或者公式诞生。我们日常说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严格来说,是在应用技术、制作工艺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不是说这个层面上的创新不足取,只是一旦前端的基础理论研究停滞不前,应用层面的创新,必将有如无源之水的一天。 

看过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的人,都知道来自三体星球、锁死地球人基础科学研究的“质子”。如果我们不希望他一语成谶,那么在登月50周年这一天,纪念之余,更需要来些客观理性的反思。其实,比起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进展缓慢,更令人担忧的是整一个社会氛围的变化——对,就包括此时此刻拿着手机的你和我。

如今每个人所关注的,似乎仅限于手掌上方寸之间的手机屏幕,而非头顶的皓月与繁星。不妨扪心自问:登月50年后的我们,视野是变得更广阔了,还是趋向于收缩了?这个世界呢?是更开放了,还是更保守了? 

作为太空文化爱好者,我并不想以悲观的论调结束这篇文章。就在纪念登月50年之际,美国宇航局宣布了重返月球以及探索火星两大任务;中国则在今年年初率先派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同时计划明年探测火星;印度、日本等国也紧随其后……诚然,时代环境与氛围已完全迥异于50年前,但人类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歇。

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固然有些感伤。但我们应当相信:未来的世代,我们会去往更远的地方。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