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劳模杨栋的“19年旧改路”
分享至:
 (1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19-07-08 06:30
摘要:19年漫漫旧改路,他把居民当做亲人,耐心沟通,用心服务。当“钉子户”以死相迫,他第一个冲在前头,从容不迫化解险情。


初见杨栋,是在去年底的方子桥旧改现场。作为杨浦第二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简称:二征所)的总经理,他每天身穿着二征所深紫色的工作服,带领一班年轻的经办人员,风尘仆仆地穿行在方子桥如鱼肠般狭窄弯曲的弄堂小径里。“这里77%是私房,大部分是共有产权,最多一家产权人达33人……”他说,这是他从事多年旧改遇到最复杂的一个基地,但再难也要为百姓圆梦攻克难关。


左一为杨栋。


19年漫漫旧改路,他把居民当做亲人,耐心沟通,用心服务,让每家搬走后还能坐在一起开心地吃饭。当“钉子户”以死相迫,他第一个冲在前头,从容不迫,化解险情。在杨栋手下,成功经办了上百个旧改基地、数百家非居住单位,为城市发展腾出宝贵空间,让一万多户居民迎来了新生活。



让每家搬走后还能坐在一起开心地吃饭


2018年11月23日,方子桥正式签约首日的下午,居民们守在旧改指挥部的签约墙前,屏息凝视着显示签约比例的牌子翻过了85%,最终定格在了95.1%!顿时基地里一片欢呼雀跃,锣鼓喧天,不少居民和工作人员激动得抱在一起。然而在庆祝的人群中,却找不到杨栋的身影。


方子桥115街坊签约率定格在95%。


此时的杨栋,刚从一户有11名共有产权人的居民家中“搭平台”出来,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三次走访这户家人。“上午刚给他们搭完平台,下午电话打过来,说又吵起来了。”杨栋边说边往指挥部赶,凝重的脸上始终没有一丝笑意。有人问他:“首日就破90%,你怎么还不高兴?”他淡淡地说:“虽然今天签约率超过了90%,但明天只要剩一户居民不搬走,这块基地就可能两年、三年地耗下去。”


方子桥旧改基地。 黄尖尖 摄


每一次旧改,对杨栋来说都是一场“长途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旧改来了,这些家庭里积压多年的矛盾就都爆发出来了。”在他看来,旧改征收追求的不仅是首日签约率,更看重“售后服务”。“不是签下来就完成任务了,而是要进一步帮助居民化解家庭矛盾,让他们就算搬走以后,每家逢年过节还能坐在一起开心地吃顿饭。”杨栋说。


签约生效,居民欣喜搬家。 黄尖尖 摄


让居民高高兴兴地签约,让地块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收尾平地,这是杨栋的目标。自征收新政实施以来,二征所累计启动签约26个基地,目前已完成了18个项目收尾平地,是杨浦各征收公司中收尾基地最多的一个。



越危险越要冲上去,害怕时最牵挂家人


20多岁成为征收项目经理,40岁当上二征所总经理,在上海的同行中,杨栋是“出道”较早的。“我是知青子女,从小在东北长大,16岁才回到上海,那时我们一家三口住在7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生活条件十分窘迫。”正因为这段经历,在面对旧改基地的居民们时,杨栋自然又多了一份“同理心”。


工作中的杨栋。 王修远 摄


“哪里有最难攻克的‘钉子户’、最危急的险情,杨栋就一定会出现在那个地方。”这是杨浦旧改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晨对他的评价。在旧改征收进入司法强制阶段,“钉子户”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好几次我们到达现场,发现作为公司总经理的杨栋已经第一个爬到了屋顶上。


平凉街道13街坊,是2011年《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颁布以后,杨浦实施征收的第一个基地。在那以前都叫“动迁”,在那以后就是“征收”。2012年9月8日,13街坊启动征收,直到2015年3月,还有一户居民留住在基地里,经过法院裁定,要对其实施司法强制。


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家中有兄弟三人,分住在三层楼里。强制执行的当天早晨六点,杨栋带着突击队伍到达现场,当时居民家大门锁着铁链,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撬开锁,我就立刻往上跑,要在第一时间控制制高点,防止居民跳楼或点燃汽油瓶。”杨栋以最快速度跑到三楼,用身体抱住其中一位持刀的兄弟,让他冷静下来。前后仅花了10秒钟,三层楼就被控制下来。


“当时居民身边有刀子和汽油瓶,不担心有危险吗?”杨栋是这样回答的:“人在冲动的一瞬间往往做出超理性的反抗行为,这时候,情况越是危险,越要贴上去,只有用身体控制他,才能让当事人冷静下来,这是保护他和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法。”2015年3月13日,二征所的同事们至今还记得那一天,在成功请出最后一户居民以后,13街坊平安实现了收尾平地。


如今,基地里每次出现居民聚众“开盘”,杨栋总是冲在前头。“害怕是肯定有的,但越是害怕,越要去面对和解决。”每当经历危险,杨栋心里最牵挂的就是家人,旧改工作的日夜操劳让他很少有时间在家。“我太太生孩子的时候,正是2006年平凉一期征收的时候,我只能在电话里陪伴她。”当人们欢天喜地地庆祝签约达到生效比例的时候,鲜有人知道,在每一块旧改基地的成功征收背后,隐藏了多少这样的牺牲和心酸。



用军人精神带年轻团队,看到城市发展是最大动力


2013和2018年,杨栋被评为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他是2010-2014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2018年度上海市“征收工匠”。在旧改基地里,杨栋也是名副其实的劳模,每天工作12小时,因腰椎疾病复发,他身上总是缠着绷带,但依然和一线经办人员同进同出,一起在基地上吃盒饭。


曾在杨栋征收过的大桥街道115街坊居民杨根娣说,自从二征所进场以后,每天都看到杨栋带着年轻的经办员在基地里帮居民搬家、打扫房间、送日用品,就像居民的亲人一样。“二征所的基地和别的基地是不一样的。”杨根娣这样总结道,经办场所总是干净整洁,经办人员个个神清气爽。


杨栋和他的团队。


在投入旧改一线以前,杨栋曾在部队当过步兵、炮兵、文艺兵,军人的作风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经办房间里不能有办公用品以外的东西,躺椅、被子、锅碗瓢盆都不能有。经办人员在基地里不允许抽烟,一旦被发现,连同项目管理都要一起受罚……”二征所征收部经理张旭告诉记者。纪律严明,管理高效,这就像是一种企业文化,感召着每一位工作人员。


“我从部队出来以后,就直接进入了上海桥盛拆迁公司工作,当时的全国劳模倪丽娟是我的师傅,她手把手地对我进行业务培训,她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让我从一线项目部经办人一直做到总经理。”旧改的精神传到了杨栋手上,他也更加注重培养年轻后辈。他不断吸纳年轻人,通过“老带新”的工作模式培养后起之秀,在工作中允许新人犯错,一步步建立起一支精干的队伍。


“过去,人们对旧改动迁这一行印象不好,经过这些年政策的规范化和逐步公开透明,百姓信任度提高了,旧改工作也更有获得感。”如今每次带着儿子经过五角场,杨栋就会指着不远处的五角场万达对儿子说:“这是2003年爸爸带团队征收的土地,以前这里是朝阳百货,共2041产。还有旁边的百联又一城,也是爸爸征收的成果……”每到一处,看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杨栋的心里就有一份小小的成就感。


五角场夜景。


采访的最后,杨栋笑着说,“从事了19年旧改征收,如今这份工作对我来说还如同初恋一般。”

栏目主编:栾吟之 题图来源:黄尖尖 摄
本文摄影:黄尖尖、王修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