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基层干部为何身心俱疲?看看这些无谓事务,怎么成了“硬通货”
分享至:
 (12)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评论员 2019-07-05 08:33
摘要:“无谓的事务”,多半是形式主义作祟,而形式主义背后,往往是官僚主义。

党员干部是人,不是机器。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精力花在哪,直接影响工作成效,更影响着干部的心态和成长。

许多干部都有干事创业的决心,但有时也难免感到力不从心。这种力不从心,有的是因为工作难度高、强度大,自身能力有短板;有的则是纯粹为一些无谓事务所困,被大量繁杂却无意义的事务占据了时间精力,神经紧绷、疲于奔命。

对于前者,可以靠自身努力来不断追赶弥补,其过程还可能激发斗志;而后者,则只能让人烦不胜烦,一点点榨干干部的精力,损耗他们的信念和耐心。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凡脱离实际需要、无助于解决问题、缺乏实效价值的,都是“无谓的事务”。客观地看,上海干部现在手头的无谓事务也不少,不少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常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一档一档工作排得很满,“5+2”“白+黑”是家常便饭,但仔细分析,大量付出并未转化出对等的结果,就是被各种无谓的事务所拖累。

无谓的事务,有有形的,有无形的,还有各种“变体”。比如“重‘痕’不重‘绩’”的痕迹主义,就是基层干部心头大患——凡事要开会、挂牌、写材料、填报表、做台账、拍照片,随着传播方式多元,有的还要放“PPT”、拍“MV”、做动画、开“公号”……社区干部反映多年的台账堆积如山问题,至今未见好转,就可见痕迹主义根深蒂固

来自上级职能部门的各类评比、总结、考核、督查、检查、问责,在基层总以“权威”的面貌示人,捆绑着大量量化指标要求,也使上述这些痕迹主义形式成了“硬通货”。有时,基层干部们除了面临“量”的要求,还有“速”的鞭策——“上午通知,下午要反馈”“今天布置,明天要成效”式的督查、检查非但没有绝迹,反而愈演愈烈,令人云里雾里。

困扰基层的“无谓的事务”,往往居高临下,没得商量。有“时间表”,有标准格式;有些报表、台账、总结材料等,还有“不得少于XX字”“不得泛泛而谈”等等“精细化”的要求。这些硬性指标,用来推动具体的工作时颇有意义,但用到“痕迹”——特别是大量基层辛辛苦苦留下,后面却并没有谁认真看的“痕迹”上,只能成为形式主义的负担。

长此以往,基层干部要么是认认真真地“傻干”——这样就浪费大量精力,无暇顾及主业;要么是装作认真地应付,或者学一些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的招数来蒙混过关——这样以形式主义对付形式主义,甚至滋生新的形式主义和不正之风,显然贻害更大。

“无谓的事务”,多半是形式主义作祟,而形式主义背后,往往是官僚主义。现在还有各种“忙忙碌碌的形式主义”“勤勤恳恳的官僚主义”在基层显现,受到困扰的干部可谓身心俱疲,对事业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曾进行过一些阶段性整治,但常常治标不治本,说明还没有真正触及根源。

今天的上海,承担着重大的时代使命,抓发展需要只争朝夕,不容无谓的损耗。我们迫切需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干部们,让他们真正心无旁骛地真抓实干、提升效能。除了在表面的、可量化的层面上大刀阔斧削减、整顿外,更要在根源上做文章,切实理顺上下级关系、条块关系、干群关系,明确“上级部门”“职能部门”的权责边界。

真抓实干才有高效能,“真”“实”二字,应当为各级领导干部时刻记取、常常对标。做到真抓实干,要树立良好的评价体系和用人导向,要建立制度性的保障,也要靠每一个干部的自觉实践。做哪些事有利于工作质量提升、效能提升,做哪些事只会徒增负担、推高行政成本甚至损害公信力,这本账其实不难算清楚。

对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来说,遇事多一些系统性思维——想一想怎样才是“最优解”,多一些换位思考——想一想工作对象、基层干部的苦处,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完全可以杜绝在萌芽之时。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刊于7月5日《解放日报》,原题为《找到“无谓事务”的根源所在——论“形成真抓实干的高效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