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民声 > 民声直通车 > 文章详情
我和《解放日报》征文|丁法章:难忘我的“第二课堂”  
分享至:
 (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丁法章 2019-05-30 21:08
摘要: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差不多每年都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一头扎在解放日报评论部进修,以此视为自己接触实际的最好场所,作为评论教学实践的“第二课堂”。

在我近60年的新闻生涯中,有10年在复旦大学从事新闻教育。我主讲的“新闻评论”课,是一门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需要讲授者具有一定的评论素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鉴于此,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差不多每年都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一头扎在解放日报评论部进修,以此视为自己接触实际的最好场所,作为评论教学实践的“第二课堂”。   

 

我还清楚地记得:时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王维同志,十分重视报纸评论工作。他不止一次地说过:要当好总编辑,首先必须抓好群众工作部和评论部。前者每天要接触大量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是总编辑了解社会下情的“信息窗”,而评论部的同志往往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容易出点子、出观点,是总编辑工作的“思想库”、“参谋部”。正因如此,当时评论部的阵容特别强大,除由报社两大“笔杆子”陈念云、周瑞金担纲正副主任外,成员则有陈迟、陈听涛、许天琪、孙乐英等报社写手。值得一提的是,王维同志还经常来到评论部串门,有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和大家一道畅谈学习体会,交流社会动态,讨论评论选题。评论部每周一次的部务会,堪称为“神仙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摆情况,谈问题,亮观点,常常在七嘴八舌、海阔神聊中,产生思想火花,既确定了评论选题,又梳理了基本观点和文章框架。参加这样的部务会,不仅让我长了知识,还长了见识,真是获益匪浅。    

 

在评论部进修,还贵在实践即“动笔”上。凡是选题重要、容量较大的评论,一般都是在大家反复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分工,由各人分头撰写,继而集体“会诊”,最后由一人统稿。这种有理论、有实践,有分有合的写作训练,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评论部两位主任还善于因材施教,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我所撰发的几篇“解放论坛”文章,几乎都是由陈念云同志命题,然后由我拟出写作提纲,再由他琢磨认可并作修改定稿。周瑞金同志也莫不如此。有一次他让我写一篇培养年轻干部,加強领导班子年轻化建设的文章。我觉得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笔。他建议我不妨以中国乒乓队大胆培养和启用新人,从而历久而不衰的典例作为依托就事论理,就实论虚,这一点拨使我豁然开朗,很快写成了文章。 

    

在这样的环境里进修,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不屑说,对我讲好评论课,撰写评论教材,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仅此而言,解放日报评论部不愧为我从事评论教学的“第二课堂”,成为我新闻生涯中的一段难忘记忆。除此之外,在共同学习和工作中,我还和评论部同仁结下了深厚的友情。1986年的某天夜晚,已升任总编辑的陈念云以及编委、评论部主任周瑞金同志还专程来到我家,征询我是否愿意到报社从事专职评论工作。这件事,虽然因我的教学工作需要未能如愿,但他俩对我的信任和期待,使我没齿难忘。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王玲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