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上海解放70周年|丹阳集结:进城之前忙备考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孔令君 2019-05-05 09:02
摘要:总有人问:70年前,为何是丹阳?

70年前,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长江沿岸、宁沪沿线,解放军势如破竹。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即将解放,但接管这个“冒险家乐园”与“十里洋场”,敌人放出话来:上海是只大染缸,共产党红的进来,将会黑的出去。此前1个月,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而今,也是一场“进城”赶考。

 

向丹阳集结——4月23日丹阳解放后,这座江南小城群英荟萃,最盛时,汇聚了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汇聚了总前委、华东局和上海局等领导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军、文各界同志33500余人。其中,也有准备在上海创办《解放日报》的队伍。

 

在丹阳“备考”——接管上海的大量准备工作在丹阳完成。为了印刷上海市军管人员接管用的大量文件材料,一度“丹阳纸贵”,印刷厂和木刻匠人们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人们认真研究了上海地下党提供的《上海概况》等各种资料,掌握情况,研究对策。“外交纪律”和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都在丹阳制定,其中包括“无故不打枪”、“不住民房店铺”、“无事不上街”等,《入城纪律》被印刷成口袋书,封面上写着“人人熟读,人人遵守”。还有介绍大城市里公共设施、电器、市民生活的《城市常识》,战士们也在丹阳学习……

 

记者回到70年前的集结地。

老宅与新楼

 

有丹阳人指点,该往“戴家花园”去。那是总前委旧址,处于如今丹阳市中心一片繁华商场与居民楼间,两层高的砖墙小楼,邓小平、陈毅铜像醒目。楼上楼下两间小房,是邓小平、陈毅二人在丹阳的卧室。旧址纪念馆副馆长王玉娟告诉记者,接管上海要用的各类封条、任命书、印章、大量的文件及宣传材料,都在丹阳印制。她还介绍,有老同志回忆,总前委院子的天井里,邓小平、陈毅曾邀请人们围坐成一圈谈心,从法国勤工俭学,到回国参加革命斗争,再到上海的接收管理……

 

与戴家花园一街之隔的城河路61号小院,是一座粉墙黛瓦红窗棂的小楼。这里是当年华东局财经委的办公地址。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年有年轻人来参观。总有人问:70年前,为何是丹阳?看地图可知,这里地处沪宁铁路线,京杭大运河贯通全境,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适中之外,丹阳县城目标不大,有利于防空隐藏和迅速集散。另外,苏南抗日根据地曾在这一带,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如今,也因为区位优势,丹阳城是远近闻名的“眼镜城”,小眼镜成了大产业。城市发展,高楼林立。

 

总前委旧址前,是人民公园,一侧是当下本地青年人最爱逛的大商场。当地老人说,当年解放军驻扎丹阳,由此向东,沿途都是部队。如今记者从总前委旧址向东走,中山路与金陵西路一路繁华,有酒店、商场与居民楼,走出去很远,依旧密布着各类厂房,老人口中的沙土路早已成四车道大马路。

 

向东约6公里,记者寻到荆村桥。古桥两头,是普通江南村庄的样子。桥头问路,村民都知道“解放日报旧址”,那是一排砖瓦老房子,外墙斑驳,院内竖着一座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原荆村桥村书记王木锁告诉记者,村里大多数人姓王,这座老宅,曾是王氏祠堂,建于明嘉庆年间,坐北朝南,原本有三进,70年前,是丹阳城东这一带最大的房子之一。后来,部队离开后,这里先后还做过粮食库、办公场所等。如今,老宅子存有北面两进。村里加工厂不少,百姓富了,搬进了楼房,附近便是荆林学校,塑胶跑道的操场,教学楼漂亮。

 

 

兴奋与憧憬

 

王木锁72岁,70年前他并不记事。他为此特意问过村里老人当年事。老人们都记得,以前驻扎过解放军。虽然村民们并不知道,这是正筹备在上海创办《解放日报》的新闻大队,但他们记得:那些人守纪律,借了扁担或水桶,用完后总会仔细地放回原处;他们睡地铺,在荆村桥下洗衣服。

 

丹阳解放的第二天,4月24日,中共中央批复华东局,“上海党报”决定命名为“解放日报”。在这座老宅里,《解放日报》办报方针、内容、版式、组织构架、人员安排,一一准备就绪。一个多月后《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的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就是在这里起草完成的。

 

其中的兴奋,也能从本报老同志们的回忆中感受一二。

 

“4月下旬,队伍从扬州渡江,到达丹阳。在那边一边休息、学习、整训,一边筹备报纸的出版工作。”宋军如此回忆《解放日报》的创刊,他记得日夜兼程随军南下的路上,一路大家都唱着《打回老家去》,队伍中大部分是南方人,当中不少人原来在华东各解放区从事新闻工作,也有一些在南方国统区从事过文化工作,大家回到过去工作过的地方去,回到家乡去,高兴。原解放日报记者印辉也特别高兴:南京解放的捷报传来,新闻大队即准备南下。4月底前的一天下午,他们从扬州出发,到长江边的瓜洲渡口,等待渡江。天黑,一声令下立即上船。渡江过程中,服从船老大指挥,“蹲在舱内,不准讲话”,船直接驶向对岸镇江,上岸后急行军到火车站,爬上停在那里的货车,连夜到丹阳,在小村住下。另一位解放日报当年的记者刘时平则回忆,新闻大队的同志们比起战士来,算得是轻装,但也要身背枪弹和米袋,徒步行军到丹阳……

 

70年前的丹阳城内外,新闻大队之外,陆陆续续意气风发而来的,还有其他的接管队伍,正紧张投入接管大上海的筹备工作。他们一定憧憬过新生活,也畅想过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文内图片由本文作者拍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