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突然被问“在吗”,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一句话能引发这么多联想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璐 2019-04-27 07:54
摘要:说到底,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空间,我们在追求的,都是一种坦诚又高效的沟通方式。

在吗?
在吗?
在吗?
在吗?

 

以上真不是编辑手滑了。

 

开始说正事之前,反复询问对方是否在线;确保对方在线且能及时回复消息后,才能开始正常聊天……这样的情景被网友记录下来,于是一张全程都是“在吗”的聊天截图挤上了微博热搜,话题#中国式礼貌#也在一时间赚足了1.2亿的阅读量和1.4万的讨论量。

 
 

    
纠结:好事还是坏事?


大部分收到过“在吗”的人,心里都有各种挣扎。

 

“突然问我在吗有什么事?好事还是坏事?要让我帮忙砍价还是投票?”“回复吧,怕遇到烦人的事;不回复吧,感觉又很不近人情。”这种纠结的心理,收到过“在吗”的人都懂。

 

对此,网友站成两方阵营。一方以“有话直说”为由,主张在互联网的社交模式下不需要客套,直截了当才是他们想要的。自称脾气略暴躁的网友@Leeee 表示:“恕我直言,我在不在,完全取决于你是谁、有啥事好吗!”@没有小怪兽的奥特w 评论:“这样交流太费劲,直接说事就好了”。

 

也有网友@Winnie坦言自己“每次收到在吗,都有一种麻烦来了的预感。”因为这句寒暄之后往往就没有下文了。就像网友@喜欢你们叫我潘潘 所说的:“一般问在吗我都礼貌性地回避了,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应该不在的。现在每个人都手机不离身,你问我在不在没有任何意义。在吗这两个字根本就是聊天终结者!”

 

问一句,对大家都好?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认为聊天之前先发“在吗”只是一种尊重和礼貌,不应该被过度解读,更不该被扣上“中国式”的帽子。网友@我的小心情Yan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需要马上得到回复的重要的事情我通常不会发微信,而是直接打电话。跟朋友闲聊才会发微信,但是和不常联系的朋友聊天,我都会先问句在吗。”在她看来,只有等到对方回应才能开始正式聊天,若对方迟迟没有消息也许就是代表了委婉拒绝,假如没有共同的交流欲望,便没有继续深入交流的必要。因此,支持聊天前先问“在吗”的这一派网友,主张以双方同时在线且拥有共同表达欲望为前提,问一句对大家都好。

 

当然,还有网友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而是帮着分析为什么一句“在吗”能引发这么多的联想。比如,“你之所以会难受,是因为投入了大把的时间等待,最后却没得到想要的结果。那种一瞬间被失落填满的样子,让你感觉之前所做的一切是那么不值得。”

 

客套=礼貌?

 

不少网友由“在吗”,联想到日常的各种客套问候。

 

有人分享了自己在线下的“尴尬瞬间”。网友@吴橘橘zz说:“我同事每天早上都要问我吃什么早餐啊?吃了吗?为什么不吃啊?这个在哪里买啊?好吃吗?我很想回一句你瞎吗?这看不见吗?但还是得微笑又礼貌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诶,连敷衍都觉得累。”

 

“下次请你吃饭”,也是一句常见的客套话。其精华在于,似乎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好客与慷慨,希望借助未来某一天的热情款待来表达自己与对方的无尽情谊。然而事实上,这一句话的兑现率通常非常低,因为距离下一次见面的时间或许完全不可知,并且这句话可以被无限次使用,即使真的下一次见面时,仍然可以说:“下次请你吃饭!”

 

字面热情洋溢、实则一拖再拖的客套,还经常出现在节假日。因此“下次请你吃饭”又衍生出了“有时间再约”的版本。无论是收到亲朋好友的线下面对面邀约,还是遇到线上的远程邀请,你几乎都可以用这五个字委婉回绝。“有时间再约”看似预留了时间,事实上只是个空头支票。如果频繁使用,还会给他人制造一种自己非常忙且不容易接近的形象,久而久之,恐怕就没有人再来盛情邀约了。

 

类似的客套还有不少。网友总结了几种典型场景,比如买单时,嘴上说着“我来我来”,实则一直在翻包翻钱包,但就是不掏钱。比如在亲戚上门拜访时,嘴上说着“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双手却伸出去一把接过。比如拜访完毕,若要将客套做足,嘴上可以说“别走了留下来吃饭吧”,实则电饭煲里根本连米都没放,并且伸手已经碰到了家里的门把手……

但假客套就等于“中国式礼貌吗”?

 

并不。网友讨论显示,除了一些人际交往的迂回战术,多数中国式礼貌强调源于教育和发自心底的尊重。比如鞠躬表现为弯身行礼,是表达对他人的敬重。即便是在互联网语境下,线上社交也能随处可见鞠躬式的表情包,它一般被用来表达自己的请求并附上感谢。

 

  


事实上,在社交网络上的互动因为可以反复编辑、斟酌措辞,人们说话可能比线下更加周到、礼貌。例如,“谢谢”二字经过思考后变成“谢谢你”,“嗯”变成了“嗯嗯”,“随便”改成“听你的”,“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听明白了吗”最后发出的版本变成“我说明白了吗”……这种基于尊重的考量,让交流和沟通变得更为温和。


 “礼貌”和“客套”的边界,怎么把握?

 

网上的“中国式礼貌”为什么不受人待见?

 

从网友的吐槽来看,矛头集中在言语背后的真诚上。同样一句话,是碍于面子的敷衍,还是真情实意的问候,给人的舒适度截然不同。哪怕是像“在吗”这样不断重复的确认,如果是出于不厌其烦地试探,不少网友还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这也是“礼貌”和“客套”最核心的差别。

 

说到底,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空间,我们在追求的,都是一种坦诚又高效的沟通方式。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