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新场、大团、六灶、盐仓……这些地名记录了浦东煮盐的历史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志强 2019-01-22 19:34
摘要:时至今日,一些与盐业生产有关的机构早已消失,但还有部分盐业生产的机构及所属团、灶、路等名称转化为历史地名保存并延续下来,并成为浦东乡镇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称,如新场镇、航头镇、大团镇、六灶镇、惠南镇盐仓等。

 

浦东濒临东海,自五代至清中期,盐业生产是浦东地区的支柱产业。盐场范围内,逐渐出现了服务于盐业生产,以盐民为主的一批早期聚落,有的还逐渐发展为市镇。下沙盐场,自南宋起至元代中期,下沙盐场的盐课司署先设在浦东鹤沙(今航头镇下沙地区),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下沙集镇。自元代中期至明朝中叶止,下沙盐业逐渐兴盛,盐场逐渐向东南延伸,此时此课司署迁至原下沙盐场南场址,新场集镇因此而繁盛。自明代中叶起至清朝中叶止,随着长江口逐渐向东南延伸,盐课司署又迁到了一团址,大团集镇得以形成。

 

时至今日,一些与盐业生产有关的机构早已消失,但还有部分盐业生产的机构及所属团、灶、路等名称转化为历史地名保存并延续下来,并成为浦东乡镇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称,如新场镇、航头镇、大团镇、六灶镇、惠南镇盐仓等。清道光十年(1830年),浦东官办盐场所属的盐灶基本停煎,但与盐业生产相关的书画、诗歌、民谣、舞蹈、故事、地名等“盐文化”流传了下来,成为浦东文化的一部分。

 

其中,由元代下沙盐场监司陈椿编著的《熬波图》,是浦东先民艰苦创业的实录,是千年熬波煮盐的缩影。

陈椿(1293~1335)是元代下沙盐场监司,他根据前人所作旧图,增补而成了《熬波图》,《熬波图》是中国最早系统描述海盐生产技术的专著,全书现存图47幅,每幅图都配有图说并附有一诗,生动形象地记载了从建造房屋、开辟摊场、引纳海潮、浇淋取卤到煎炼成盐的完整海盐生产过程。《熬波图》这部陈椿匠心独运之作,是中国历史上留传下来的第一部记载海盐生产技艺的专著,反映了元代我国海盐生产的总体面貌,史料价值很高。

 

查询史料,看到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写了一篇研究陈椿《熬波图》的文章,刊载在1927年《小说月报》第18卷第2号上。书中将陈椿四十七图分为十组,可以看出“熬波煮盐”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盖造房舍。有《各团灶舍》,《筑垒围墙》,《起盖灶舍》,《团内便仓》四图。

 

二、裹筑灰淋与池井。有《裹筑灰淋》,《筑垒池井》,《盖池井屋》三图。

 

三、引入海水。有《开河通海》,《坝堰蓄水》,《就海引潮》,《筑护海岸》,《车接海潮》,《疏浚潮沟》六图。

 

四、辟治摊场。有《开辟摊场》,《车水耕平》,《敲泥拾草》,《海潮浸灌》,《削土取平》,《棹水泼水》六图。

 

五、晒灰淋卤。有《担灰摊晒》,《篠灰取匀》,《筛水晒灰》,《扒扫聚灰》,《担灰入淋》,《淋灰取卤》六图。

 

六、载卤入团。有《卤船盐船》,《打卤入船》,《担载运盐》,《打卤入团》四图。

 

七、斫柴运柴。有《樵斫柴薪》,《束缚柴薪》,《砍斫柴玍》,《塌车 车》,《人车运柴》,《车运柴》六图。

 

八、治制铁盘。有《铁盘模样》,《铸造铁柈》,《砌柱承柈》,《排凑盘面》,《炼打草灰》,《装泥柈缝》六图。煎盐之盘,是用数铁块拼成。

 

九、煎盐。有《上卤煎盐》,《捞洒撩盐》,《干柈起盐》,《出扒生灰》四图。

 

十、收盐运盐。有《日收散盐》,《起运散盐》二图。

《熬波图》之日收散盐

朱自清先生把陈椿《熬波图》47幅图,归纳为十大类:从盐场建设房舍、建造团灶、开挖池井、开通海渠、斫柴运薪、晒灰淋卤,到治制铁盘、熬波煮盐、收盐运盐等制盐生产环节,完整地反映了陈椿《熬波图》“熬波煮盐”的生产工艺流程。

 

例如图一“各团灶舍”:

 

【图说】:各团灶舍归并灶座,建团立盘。或三灶合一团,或两灶为一团。四向筑迭围墙,外向远匝濠堑,团内筑凿池井,盛贮卤水,盖造盐仓柈屋,置关立锁;复拨官军,守把巡警。

 

【图咏】:东海有大利,斯民不敢争;并海立官舍,兵卫森军营;私鬻官有禁,私鬻官有刑;团厅严且肃,立法无弊生。

 

元朝官府为了禁绝私盐,采取归并盐灶措施:或三灶合一,或两灶为一,四面筑起围墙,外面还掘有濠堑,院内筑凿池井盛贮卤水,盖造盐仓柈屋。还置关立锁,指派官军守把巡逻。陈椿《各团灶舍》诗也说明了元代官府对食盐的重视程度。

 

其他四十六幅大致相同,均以一图一说加一咏,让人一目了然。

 

文章最后谈了陈椿《熬波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编入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外,近代罗振玉陆续编印了三种版本的《熬波图》。这三种刊本,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以及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均有藏本。日本学者吉田寅研究陈椿的《熬波图》,就是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搞到《熬波图》复印件才开始的。《中国通史》(元代卷)《中国盐业史》《中国盐法志》《中国盐书目录》《两浙盐法志》(浙江古籍版)、《浙江盐业志》等史籍,或对陈椿《熬波图》作出高度评价,或收录陈椿《熬波图》47首盐诗。

 

1000多年前,惠南还是浦东东南沿海的一片滩涂。宋皇祐四年(1052年),华亭县令吴及带领百姓用两年时间修筑了捍海塘,后人称里护塘。里护塘自奉贤往北,经大团、惠南、祝桥一直到龚路、黄家湾一线。这是惠南成陆后最早的一条海塘。里护塘建成后,从四面八方迁徙而来的惠南先民,在滩涂上开始了艰苦创业劳动,出现的最早产业是盐业和渔业。

南汇博物馆内的熬波煮盐模型

浦东煮盐制盐始于五代(907-960年)。在汉著的古籍中,已有吴郡“沿海之滨,盐田相望”的记载。五代时期已有下沙盐场,泛指着航头、下沙、周浦、川沙等一带的沿海地区。在当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生产能力很低。

 

在宋代,盐利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朝廷设置县盐监、支盆监、场盐监,以监督盐的生产。至北宋中期,改进盐的生产组织,实行集灶为甲的结甲法,在场下设灶,集中三灶至十灶为甲(后又改甲为分场);改进生产方法,推广煎盐“铁盘”。铁盘由数块铁片拼装成圆盘状,直径可达数丈,重万余斤。各块中的间隙,用泥拌石灰填塞。铁盘搁在用泥块砌筑成的、与铁盘直径相同、高约二尺的矮堰上,即为灶。灶内砌若干砖柱,以承搁盘块,留出烟门。盘上四周用泥、石灰、茅草混合而成的灰料筑成二尺高的围边,灌入浓卤,盘下灶内点火,以芦苇、茅草等为燃料,即可煎熬。

 

元初,盐场又进行一次重大的改革,立团定界,归并灶座,建团立盘。或三灶合一团,或二灶合一团,并灶之后,打破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状况,以“团”为生产单位,连续使用大型煎盘生产,使下沙盐场的生产在元末明初达到了鼎盛时期。

 

明代,朝廷将下沙盐场所属的土地分为有司地和盐场地两部分,在盐民中分划出滨海灶户和水乡灶户。滨海灶户依旧靠煮盐纳课,领取工本为生;水乡灶户虽仍属籍盐民,但不再从事盐业,改行种植、养殖业,将盐课折银缴官府。明代晚期,滨海灶户也可以折银代盐课,为灶户摆脱煎盐的劳役提供了条件。明代后期,“东南地涨”,河道淤塞无人疏浚,加上倭患的影响,额定盐产量仅为明初的三分之一。

 

清代,沙涨水淤,咸潮渐远,盐灶逐渐停煮。清道光十年(1830年),全部盐灶基本停煮。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南汇博物馆内的熬波煮盐模型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