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门口的垃圾房还能这么改造?“百货公司”本是施蛰存旧居……城市创新比你想象的更酷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璐 2018-11-17 09:53
摘要:怎样借助居民和设计师的协作设计,通过微小的环境改变和微创新打通社区的线上线下,提升人的生活品质?

小小的弄堂里布满传感器;

 

楼下是大学的实验室,楼上却是居民晾满衣服的“龙门架”;

 

逼仄的老公房,利用“共享厨房”,竟能同时请8个人吃饭……

 

这些看上去戏剧感十足的图景,就出现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附近一条不足200 米的街道上。大学和社区如何交融、互动?11月16日,作为2018城市创新大会的演讲嘉宾,院长娄永琪介绍了近年来他对这个问题的有趣探索。

大学,汇聚了富有思想、情怀、知识、能力的各式人才,年轻、朝气、有活力。而在娄永琪教授眼里,社区是最贴近问题、贴近需求并且包容性极强的“生活试验田”。如果大学能够把围墙打开,那么它与社区之间就有可能产生激烈的“发酵效应”。

 

为此,他从2012 年开始就着力推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其所在的四平街道相融合。一方面,通过设计驱动、社区支持,66 个“微创新”项目几乎改变了整个社区的面貌和调性,另一方面,学院一系列“开放化”“透明化”的举措,逐渐把原先有形无形的“围墙”打通了。

 

实验室落地社区,成为学院资源溢出的一个重要举措。据娄永琪介绍,他们与MIT合作的“同济-麻省理工设计科学实验室”,是由一个位于学院门口的垃圾房改造的。与上海玻璃博物馆合作的玻璃工坊,则直接搬进了社区,成了附近阿姨老伯伯、辣妈萌宝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今天,学院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实验室空间不在学院里面,而在社区。这样,大学在社区里得到延伸,社区则容纳了先锋实验室,大家都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TONGJI-MIT联合实验室,由一个位于学院门口的垃圾房改造而来。

 

功能各异的实验室,构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的“小而互联”的体系。他打了个比方:“就如同人的穴位一样。如果把这些点系统地相连,就可以像中医的针灸一样,对机体产生影响。我们就能思考怎样借助居民和设计师的协作设计,通过微小的环境改变和微创新,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

 

娄永琪的观点,得到了大会主持人、CREATER创邑CEO方文的赞同。长期以来,社区被当作城市的居住、生活服务、休憩、交往的单元来看待,整体上被定位为一个城市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末端”。作为“城市更新”的运营商和积极推动者,方文和她的团队一直在尝试把“末端”转到“前端”来。如今,这股力量已经和100岁的愚园路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陈旧街区公共设施的更换和修复,到弄堂环境及沿街商业面貌的改善,再到把公共市集、艺术展览带进社区,他们做了一系列努力。

 

方文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坦言,这其中最费力气的就是“跟人打交道”:“怎样让住在这里的居民打消疑虑、一步步信任你,怎样让他们支持、参与到社区的共建中来?你只能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效来,让结果说话。”

愚园路的空间微更新。

 

刚刚开业一个月的“愚园百货公司”,可以视为这种努力的一个缩影。曾为施蛰存旧居的这栋老楼,如今总体格局未变。不大的空间里,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海派风貌,又集结了本土潮牌、咖啡、画廊和文创多个品类,甚至在今年“上海时装周”充当过本土设计师作品的展示空间。

 

可别以为只有年轻人驻足。这个以上海百年老路为IP的创意,也深得上了年纪居民的心,毕竟“百货公司”叫着贴肉,饱含了一个时代的回忆。就连方文那不大了解“城市更新”的老爸,也会饶有兴致地问一句:“天冷了你们棉毛衫有卖伐?”

还未开张,附近居民就来“愚园百货公司”好奇张望。

 

作为主办方之一,创邑还在大会现场发布了一项名为NICE 2035×CREATER的众创众筹计划,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联手打造,意为 Neighborhood of Innovation,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towards 2035.

 

据娄永琪透露,这是一个聚焦“未来生活方式”的社区雏形,是一个设计驱动的社区支持型社会创新实验。它将从“人的需求”出发,运用“设计”来整合科技、创意、商业模式,打通社区的线上线下,创造性地设计研发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推动大学研究“纸变钱”。在这个模型里,社区被认为是城市重要的创新源头,而社区居民则担当了不可或缺的设计灵感和创新力量。

 

据悉,本次城市创新大会得到了上海市商务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办公室、长宁区人民政府的指导。和吴彦祖一起设计过网红蒙古包的建筑师张海翱、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全球创业中心的Daniel McQuade、北欧设计联盟Elino中国区总代表Esben Overgaard Hanse ,分别分享了中国、美国和北欧的创新创业案例,来自设计、数据、公益、艺术创新等领域的多位嘉宾带来了对城市创新的不同看法。

网红建筑师张海翱​分享的创新案例。

 

另有一组年轻的创业者以Pecha Kucha形式,各自进行了20页图片的“闪电演讲”。有趣的是,大会邀请一位艺术家用涂鸦的方式全程记录了舞台上的思维碰撞,践行了一把“创新”主题。(本文视频,绘图:高伟)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