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上海是如何从“工业基地”走向“全球城市”的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苏宁 2018-09-20 06:36
摘要:城市形态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跃升

改革开放40年,上海响应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战略需求,敏锐观察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大趋势和变化,不断调整、重塑城市的中心功能定位,使自身发展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交往的最重要核心枢纽之一,并以“卓越全球城市”定位重塑自身在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地位。上海城市中心功能的发展演进路径,是这座城市响应中国、国际战略环境发展趋势,优化功能定位的自我更新之路,也折射出独特的“城市形态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跃升”的新兴城市发展逻辑,以及中国超大型城市发展路径对全球城市理论发展的创新与贡献。

 

40年来,上海城市中心功能经历了大体五个阶段的演进发展。在各个阶段中,上海城市中心功能的调整方向,始终反映出对国家开放战略的高度响应。改革开放初期是上海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的探索期。面对改革开放的“后卫”状况,1979年,上海提出了“先进的工业基地、外贸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的“三个基地”定位。1992年中央提出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中心功能得到重要提升。上海着力践行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功能定位。中国“入世”后,上海国际中心功能体系日益深化。2001年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四个中心”,成为上海国际化的中心功能体系。后金融危机时期,上海中心功能进一步向创新转型。2015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上海城市功能建设的新方向。2016年后,新时代背景下,上海开始谋划面向2035的“卓越全球城市”的综合性全球中心城市目标,并在2017年12月进一步确立了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五个中心”定位。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的中心功能建设,促进了城市空间与经济形态的转型升级,城市形态的整体变化使城市功能的能级与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进而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整体跃升。这种以中心功能促进“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城市竞争力”整体提升的发展逻辑,为新兴世界城市与全球城市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0年城市中心功能的不断提升,促使上海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三中心”向“四个中心”的演进过程中,上海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规划,超越城市新区建设的传统思维,从以浦西为主的单中心格局,向以“东西联动”为标志的多中心模式发展,城市总体空间形态不断完善。

 

从市域范围看,中心功能建设使上海经济空间布局从分散形态向区域集聚形态转变。改革开放前,上海的经济空间布局主要是以行业条线为划分的分散布局。而通过中心功能建设,大量高端要素和经济资源在陆家嘴、外高桥、张江、外滩、虹桥等多节点区域形成集聚趋势,进而逐渐形成了中心功能的网状承载空间。上海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与企业集群区域,城市经济空间布局在范围上和质量上均得到重大优化。上海的生产、居住、服务的基础设施水平随之极大提升,经济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40年来,上海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多功能”规划与设计,其重心从国际经济和贸易中心功能,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直至科创中心功能。在这一过程中,上海的城市功能体系,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生产功能为主、商业功能为辅的单一功能工商业城市,向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功能成功转型。城市功能重心,从生产功能和流通功能,向国际要素的集聚功能跃升。城市功能的服务从服务周边区域与本国需求,向同时服务本土与全球生产体系、创新体系转变。

 

在中心功能建设和提升的引导下,上海城市功能的能级得以提升。通过“五个中心”的建设,上海具备了对国际要素流量的集聚和扩散能力,对国际资本、人才、技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国际要素流动的重要枢纽节点。1990 -2015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增长达60倍。在流量枢纽功能的基础上,上海通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集聚了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及创新创意部门,成为创新经济的重要策源地和源发区域。

 

在城市层面,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使城市实力和影响力迅速提升,从改革开放的“后卫”迅速变为“先锋”。上海得以在国内和海外两个巨大体量市场之间形成联通作用,并带来全球生产链和创新链中多环节的竞争优势。在区域层面,中心功能优化,使上海的城市群核心城市地位得以凸显,在促进周边城市对接全球生产、创新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带动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国际化。

 

中心功能对上海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鲜明地表现在上海在国际城市群体中地位的迅速提升。上海在国际城市综合竞争力、外向度、金融中心、科创中心等领域的排名迅速提升。例如,“全球化与世界城市”排名中,上海从2000年的第31位,迅速提升至2010年的第7位,是地位提升最快的全球经济节点城市之一。

 

40年来上海中心功能的不断完善,体现出“小步快跑”的独特发展路径,以及作为“新兴全球城市”对于国际城市发展道路的引领和贡献。这种中心功能发展进程,一方面遵循了全球城市与世界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全球城市与世界城市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发展与创新。

 

受欧美全球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金融、贸易、专业服务、跨国公司决策等功能被视为全球城市的核心要件,经济体系的“虚拟化”程度和服务业绝对主导地位更成为评判全球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然而,上海的中心功能建设历程,反映出全球城市的发展可以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发展,服务经济与先进制造业可以相得益彰。上海的国际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等功能的建设内涵中,始终将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这也使得上海的经济结构更为多样化,在面对外部经济冲击时,能够具有更强的抵御能力。

 

上海的中心建设历程表明,新兴全球城市地位的迅速提升,并非单纯依靠外部资本、技术与分工体系,而是更多依托城市自身的内生作用和自主战略选择,以本土的优势要素资源吸引外部资本,方能更好地推动全球要素的地方化配置。上海的“四个中心”、“五个中心”功能定位调整,均体现出因势利导,推动全球化经济力量与地方经济优势相结合的特点,其核心在于通过对外部资源的开放,促进内生经济力量的“激活”。这种发展模式,有别于传统全球城市网络中后发城市个体基于“中心-外围”模式的简单依附性发展,对新兴全球城市的动态发展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全球城市的发展更多依托对国际经济要素流量的服务,其经济体系的外向性和流动性特征十分明显。但流量的规模也对全球城市带来风险与不确定性。上海的中心城市功能的演变,体现出对要素“流动性”与本地发展“根植性”的平衡。上海“五个中心”的定位中,更关注外部流量对于地方经济、国家经济的倍增作用,并针对外部环境和城市发展需求之间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这种中心功能的调整与变化,有助于上海的发展在“流动性”与“根植性”之间取得平衡,从而持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