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从“图书订货会”到“书展”,上海如何修炼出文化的意义?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2018-08-17 06:40
摘要:阅读取代交易成为这场盛宴的关键词,市民取代出版商成为主体参与者,城市的文化意蕴有了最合适的载体,上海的文化魅力开始彰显。

眼下,2018上海书展正在火热进行中。“一座书香四溢的城市,才是一座有品位的城市。”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的这番话点出了书与城的关系。走过15个年头,上海书展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但又有谁能想到,它最早脱胎于一个图书订货会。

1987年,全国图书出版发行模式仍为出版社出版图书、各地新华书店征订和包销。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全国吹开,这种带有计划色彩的发行模式越来越凸显出问题。于是,一些出版社开始尝试自办发行,但苦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和渠道。在此背景下,沪版图书订货会应运而生,主要就是提供上海出版物供全国书店订货。据统计,第一年订货额仅为519 万元,而到了1995 年,已经突破1 亿元。不光是上海,同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也开始创办,并延续至今。

 

随着图书出版市场的发展,单纯的订货已经不能满足各方需求了。更重要的是,沪版图书订货会受到地域局限,难以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2002 年6月,沪版图书订货会易名为上海图书交易会,向长三角和其他省市出版社开放。这是上海第一次举办面向全国的图书交易会,历时四天、订货总额达2亿多元,全国120家出版社竞相亮相。应该说,上海图书交易会为其后变身为上海书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一届上海图书交易会后,媒体观察发现其还有不少需要完善之处,如举办的时间不太合适、宣传不够、交易品种比较单一、活动形式有限等,专家们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而这些后来都在上海书展上有所体现。比如,当时就有专家提出,可以在场外举办一系列面向大众的读书活动,倡导民众亲近出版物,使交易会成为公众的文化节日,并进而使之办成上海的一项颇具特色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今天,这些都已成为现实。

 

2004年上海书展正式登场。此前,无论是沪版图书订货会还是上海图书交易会,并不对市民开放,订货交易是其唯一功能,文化影响力有限。而上海书展走出了出版界行业内活动这一狭小圈子,让书展真正成为广大市民投身参与的文化盛宴,由此打造了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平台。阅读取代交易成为这场盛宴的关键词,市民取代出版商成为主体参与者,城市的文化意蕴有了最合适的载体,上海的文化魅力开始彰显。

2006年,上海书展正式提出了“我爱读书,我爱生活”这一定位明确、更具吸引力的办展口号,以鲁迅手写体集成的“上海书展”4个字沿用至今。这一年,上海书展还首次引入法兰克福书展主题馆概念,吸引外地优秀的出版企业参与上海书展。在不断学习借鉴和自我创新中,上海书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不仅在全国,甚至在全球都有了一定知名度。

 

在成长过程中,上海书展也不是没有烦恼。其中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在市场效益与文化守正中取得平衡。随着上海书展影响力的扩大,理财类、养生类图书活动开始增多。不可否认,它们为书展招揽了不少人气,也增加了不少交易额。但是在此过程中,商业味渐浓也遮住了一部分书香味。2015年,上海书展主办方宣布,将严格控制活动门槛,在进场的文化项目中,将不安排理财类、养生类图书活动。当时,解放日报“解放论坛”专门刊发了一篇文章《书展不谈股票的底气》,文中指出“书展主办方能够精心选择实至名归的文化项目,显示了一种底气:文化自有独特的路数,无需时时看着金钱的眼色行事。”

 

如今,上海书展已经成为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爱书人的集体节日。静水深流,在书香润泽中,城市文脉得以滋养,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也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内文图:王珍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